作者:杨竣博  单位:雅安市名山区马岭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704

引言:小小肚脐,藏着大讲究

对新手妈妈来说,刚出生的宝宝软软糯糯,连脐带残端都让人不敢轻易触碰。但你知道吗?这个“小尾巴”(脐带残端)可是宝宝出生后需要重点保护的“伤口”——它连接母体的通道在剪断后,会留下一个开放的创面,需要约1~2周时间干燥脱落。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影响宝宝健康。今天,我们就来拆解新生儿脐部护理最关键的“三不要”,帮妈妈们避开常见误区,守护宝宝的“第一道健康关卡”。

一、不要用酒精“猛消毒”

误区场景:老一辈常说“脐带要用酒精擦才干净”,于是妈妈们每天用棉签蘸高浓度酒精,反复擦拭脐部,甚至把脐窝深处也“深入清洁”。

科学解释:过去确实推荐用酒精消毒,但近年研究发现,酒精虽然能杀菌,却会刺激脐部残留的娇嫩黏膜(脐带脱落后,脐窝内仍有新生组织),导致局部疼痛、黏膜干燥破损,反而增加细菌入侵风险。

正确做法:

• 日常清洁:用医用棉签蘸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避开用力抠挖脐窝)。如果脐部有少量渗液,用棉签“点蘸”吸干即可,无需反复摩擦。

• 消毒需求:若医生评估需消毒(如脐部稍红或有分泌物),优先选择碘伏,用棉签从脐根中心向外螺旋式轻擦,不要来回涂抹。

二、不要让衣物/纸尿裤“摩擦伤”

误区场景:宝宝穿的衣服领口、纸尿裤边缘经常摩擦脐部,妈妈觉得“稍微蹭一下没关系”;甚至为了“透气”,故意把纸尿裤翻折到脐部下方,让脐带残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科学解释:新生儿的脐带残端像一根“小蘑菇”,表面覆盖着薄薄的结痂,非常脆弱。粗糙的布料、频繁的摩擦会导致结痂提前脱落,露出未愈合的创面,增加感染风险。而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虽看似“透气”,但宝宝排泄物可能溅到脐部,反而不卫生。

正确做法:

• 衣物选择:给宝宝穿纯棉、宽松的衣物,尤其是和尚服,避免领口、袖口过紧压迫脐部;衣服材质要柔软,减少对脐带的直接摩擦。

• 纸尿裤调整:将纸尿裤前端向下翻折或选择“脐部开口款”纸尿裤,确保脐带残端不被包裹在内,但也不完全暴露——保持脐部处于“相对干燥、不接触排泄物”的环境即可。

三、不要让脐部“闷热潮湿”

误区场景:夏天怕宝宝着凉,给脐部盖上小毛巾;冬天担心吹风,用保鲜膜/纱布层层包裹脐带;甚至洗澡时不敢碰水,用防水贴完全封住脐部。

科学解释:脐带残端脱落的核心条件是“干燥”——潮湿环境会延缓结痂形成,滋生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过度包裹会让脐部无法通风,汗液、分泌物混合后形成“闷湿小环境”,反而容易引发红肿、异味甚至化脓。

正确做法:

• 日常环境:保持脐部暴露在空气中(但避免直接吹冷风),室温建议24~26℃,湿度50%~60%。如果担心宝宝着凉,可以盖轻薄的被子,但避开直接盖住脐部。

• 洗澡注意事项:新生儿可以正常洗澡(水温38~40℃),但洗澡后需立即用干净毛巾轻轻吸干脐部水分。如果脐部沾水,用棉签蘸干后观察是否发红——若无异常,无需额外消毒;若有轻微发红,用碘伏轻擦一次即可。

• 异常信号:如果发现脐部持续渗血、有脓性分泌物(黄绿色/臭味)、周围皮肤发红发热(触摸宝宝会哭闹),可能是感染的早期表现,需立即就医!

结语:耐心观察,科学护理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就像“等待一朵花自然绽放”——不需要过度干预,只要做好“温和清洁+避免摩擦+保持干燥”这三点,大多数宝宝的脐带会在1~2周内自然脱落,留下一个健康的“小肚脐”。妈妈们不必焦虑,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比如分泌物颜色变化、宝宝哭闹明显),随时咨询儿科医生或护士。记住:你的细心观察,就是宝宝最好的“保护盾”!

(温馨提示:每个宝宝的脐带脱落时间略有差异,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稍慢,只要脐部无感染迹象,稍晚脱落也是正常的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