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就像小恶魔,专在关节处里咬我,走路都像针在扎,半夜磨得嗷嗷叫,这个“捣蛋鬼”可不能小瞧它。今天我们就讲讲痛风的故事
痛风的故事要从两个词语说起:嘌呤、尿酸。
学名:嘌呤,职业:遗传学专家。特长:组成DNA和ATP的重要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能量物质之一。我们每天的新陈代谢,细胞的DNA合成,都少不了嘌呤的参与。我们体内多余的嘌呤,会被肝脏代谢,形成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当血液中尿酸含量持续增高时,就会停留在四肢关节处,大量沉积,形成尿酸结晶。从尿酸结晶形成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会带来“刻骨之痛”。当“警察劳模”白细胞发现尿酸结晶,就会发起攻击。警匪大战结束后,战场一片狼藉,留给我们的,就是痛风。
我国痛风的发病率大约为1%~3%。因为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开始更多地摄入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导致痛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并逐渐年轻化。男性多见,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痛风的临床表现
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1.无症状期:没有明显不适,仅有波动性和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通常是在体检时无意间发现自己尿酸增高,有5%~15%的患者会发展成痛风,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2.急性发作期: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经常在午夜或清晨突然发作而惊醒,疼痛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大约12小时后达到高峰,关节周围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多见于足趾、趾间关节,其次为踝、膝、腕、肘关节等。初次发作呈自限性,一般数天或2周自行缓解。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此阶段可形成痛风石,导致皮肤表面变薄发亮,破溃后可排出白色豆渣样的尿酸盐结晶。关节内大量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4.肾病变期:痛风性肾病可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或尿酸性肾石病(较大者可引起肾绞痛、血尿等)。
常见的误区
1.尿酸高就会引发痛风?绝大多数人认为高尿酸会引发痛风,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有些人血尿酸在400~500umol/L时就会发作痛风;有些人的尿酸含量可能高达700~800umol/L,但没有任何症状,但高尿酸血症本身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如:暴饮暴食、着凉、剧烈运动、熬夜等,也会导致痛风发作。
2.痛风为什么偏爱男性?问题出在激素上,因为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会抑制尿酸排出,会导致尿酸增高。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堆积。
正常人体内的尿酸为什么会变多?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长期高嘌呤饮食、饮水过少、过于激进的锻炼方式。
如何才能逃过痛风?
1.首先管住嘴、迈开腿。限制高嘌呤饮食。2.减轻体重、多喝水。保持BMI为18.5~23.9。每天饮水量2000mL以上。多饮水、多排尿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尿酸。3.少喝酒、少喝汤。酒精会影响尿酸排出,特别是啤酒,其嘌呤含量高,更易诱发痛风。不要认为浓汤有营养,其实嘌呤含量可高了,要少喝。4.不吃海鲜与内脏。5.多吃蔬菜,喝点奶。6.不碰果汁和饮料。果糖会干扰尿酸代谢。7.有氧运动要适当:提倡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促进尿酸排出体外,有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避免剧烈运动。无氧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会与尿酸竞争排泄通道,从而减少尿酸的排出,使尿酸水平大幅上升,诱发痛风。8.定期检查是保障:一旦痛风发作切勿擅自用药,要及时就医,定期复查,避免延误病情。9.正确治疗,身体棒。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痛风的最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