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天晓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770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医对于冠心病的辨证与调理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深入了解冠心病的中医辨证与调理方法,能为我们开启心脏养护的新认知。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阻塞心脉,就会引发胸痹心痛等症状。其病因主要与年老体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因素有关。

年老体虚时,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心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减弱,容易导致瘀血内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浊阻滞心脉。情志失调,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寒邪内侵,会使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寒凝血脉,加重心脉痹阻。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类型

心血瘀阻型。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患者的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或结代。这是由于瘀血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痰浊内阻型。这类患者常感觉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容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等症状。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主要是因为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心气不足型。患者表现为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晄白。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这是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脉失养所致。

心肾阴虚型。症状为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多因心肾阴虚,心脉失濡,虚火内扰所致。

心肾阳虚型。患者出现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是因为心肾阳虚,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冠心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心血瘀阻型,常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痰浊内阻型,可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心气不足型,以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补益心气,鼓动心脉。心肾阴虚型,用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心肾阳虚型,选用参附汤合右归饮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调理冠心病的有效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胸部、背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的合理性对于疾病的调理至关重要。冠心病患者应遵循清淡、均衡的饮食原则。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洋葱、芹菜等。避免食用过多的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和吸烟。对于心气不足型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山药、黄芪、党参等。心肾阴虚型患者可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枸杞等。

预防与保健。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对于冠心病的预防也有很多方法。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其次,要注意季节变化,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了解冠心病的中医辨证与调理方法,能够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认识和防治冠心病。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为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将中医的调理方法与现代医学的治疗相结合,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开启心脏养护的新认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