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在寒冷的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吸入过量,从而引发中毒。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认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 CO,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它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正是由于其无色无味的特性,使得人们很难察觉它的存在,这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它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着极强的亲和力,其亲和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 200-300 倍。当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大脑和心脏对氧气的需求量最大,因此也是最先受到损害的器官。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轻度中毒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此时如果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在数小时内逐渐缓解,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中度中毒的患者,除了有轻度中毒的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表现。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在 30%-40% 之间,如能及时抢救,通常也能恢复,但可能会有短暂的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时,患者会迅速陷入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 40%,此时即使经过抢救存活下来,也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处置措施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及时、正确的现场处置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在进入中毒现场时,施救者要做好自我防护,可佩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自身中毒。同时,要立即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关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来源,如煤气灶、取暖炉等。
其次,要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让其吸入充足的氧气,有条件的可使用氧气瓶或氧气袋。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对于中毒较轻的患者,在脱离中毒环境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但对于中毒较重的患者,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出现抽搐,应保护其头部和身体,避免碰撞受伤,但切勿向其口中塞入任何物品。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在使用燃气设备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请专业人员安装和定期检修。使用煤气灶时,要保证厨房通风良好,做饭时不要长时间离开,以防汤水溢出浇灭炉火导致煤气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安装在浴室或密闭空间内,且要使用强排式热水器,将废气排出室外。冬季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要安装烟囱,并定期检查烟囱是否通畅、有无破损或堵塞,防止一氧化碳倒灌室内。不要在密闭的房间内使用煤炉取暖,可在窗户上安装风斗,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在车内长时间开空调睡觉,尤其是在密闭的车库内,汽车发动机运转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容易导致中毒。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管道和阀门,发现泄漏及时维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是预防中毒的有效手段。报警器能在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措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