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洁萍  单位:藤县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713

听说发烧会烧坏脑子?

发烧会烧坏脑子可能是:有些儿童的发烧是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引起的,严重时确实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这并不是发烧本身引起的;少数儿童会因发热诱发「热性惊厥」,这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不是发热烧坏的;而有些人发烧时可能会精神恍惚、甚至说胡话,这主要是因为脱水了,补充水分即可,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都是感冒药惹的“祸”?

2021年,湖南一位既往有乙肝病毒携带史的59岁的男患者,因感冒自行购买“感冒药”,服用2天后出现恶心欲呕、厌油,同时皮肤、眼睛发黄,小便如浓茶色,送医后被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

16岁的高中生小赵发现自己有感冒的症状,还有点发烧,于是同时服用了布洛芬和快克。服药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就又加了另外2种感冒药,也就是4种感冒药一起吃,随后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

以上例子就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重复使用,导致药物过量,从而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的损害。

为何市面上用作退烧的药物中,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较为常见?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为主流退烧药的核心原因在于:退热机制明确、安全性较高、适用人群广泛且临床证据充分。目前推荐儿童使用的退烧药只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者退热效果相似,给药剂量适当时,不良反应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有什么区别?

起效时间: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10分钟左右);布洛芬:起效稍慢,作用时间更长。服用对象:对乙酰氨基酚:孕妇、哺乳期及2个月以上宝宝,有蚕豆病者禁服;布洛芬:孕妇禁用,6个月以上宝宝可使用;蚕豆病可使用,但可能会加重肾脏功能损伤,需权衡利弊。功效: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布洛芬:解热、镇痛、抗炎。服用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成人:24小时不超4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2g,单次最大剂量600mg;婴幼儿:0~3个月每次0.04g;4~11个月每次0.08g;12~23个月每次0.12g,24小时不超4次。布洛芬:成人:24小时不超4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2.4g,单次最大剂量400mg;婴幼儿:6~11个月(体重5.5~8kg)每次0.05g;12~23个月(体重8.1~12.0kg),每次0.075g,24小时不超4次。

布洛芬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中约80-90%通过羟基化代谢为4'-羟基布洛芬(主要代谢产物),以及一些其他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大多以硫酸酯形式排泄,或者进一步葡萄糖醛酸化而被肾脏排泄。肾功能异常伴发热时,布洛芬有加重肾脏损伤的可能性;严重者有导致肾小管、肾乳头坏死的风险,此风险在肾功能损伤中度及以上时更为显著。

对乙酰氨基酚片绝大部分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为无活性代谢物,较高剂量时,少部分上述结合物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为对乙酰苯醌亚胺,体内谷胱甘肽与之结合解毒,而体内谷胱甘肽耗尽时,可引起肝细胞、肾小管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时使用这类药物将加重耗竭肝细胞中谷胱甘肽,影响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甚至导致肝细胞急性坏死。

药物过量怎么办

中毒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成人>7.5g,儿童>150mg/kg,或一次服用>15g,布洛芬:超过100mg/kg。中毒表现:对乙酰氨基酚:常见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嗜睡、意识模糊、总胆红素升高甚至出血倾向等。布洛芬: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伴恶心、呕吐及腹痛、头晕、头痛、耳鸣、感觉异常等。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应予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8~10h给药可显著减低肝毒性,超过24h则疗效较差。开始口服140mg/kg,随后按照70mg/kg,每4h用药1次,共给予17次(总剂量为1330mg/kg)。布洛芬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可适当给予活性炭1~2g/kg,酌情给予维生素C、肌酸等,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对症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作用。肝功能不全伴高热者,除病因治疗外,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可选用布洛芬退热。肾功能不全患儿伴发热时,禁用布洛芬。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不推荐两者交替使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