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水清  单位: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2799

重症监护室(ICU)总给人神秘又紧张的感觉,其实这里的医生像 “生命守护者”,拼尽全力稳住患者的关键器官,帮他们闯过生死关。ICU 的核心不是 “治疗疾病”,而是 “维持生命”,给身体争取恢复的时间。

一、先保住 “生命中枢”,不让危险升级

1. 稳住呼吸,不让氧气断供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ICU 里最常见的紧急情况是呼吸衰竭。医生会用呼吸机帮患者呼吸:通过气管插管把氧气直接送进肺里,设定合适的氧气浓度和呼吸频率,确保血液里的氧气足够。

如果肺部严重受损,会用 “俯卧位通气”—— 让患者趴着,增加肺部扩张面积,提高氧气吸收。同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就要立刻调整,避免器官缺氧坏死。

2. 守护心跳和血压,维持血液循环

心脏像 “水泵”,一旦泵血不足(如心梗、休克),全身器官会因缺血坏死。医生会用药物升高血压(如多巴胺),或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辅助心脏泵血,确保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心电监护仪 24 小时盯着心率,一旦出现室颤等致命心律失常,医生会立即用电除颤器电击心脏,让心跳恢复正常节律。

二、保护 “多器官功能”,避免连锁崩溃

身体的器官像 “多米诺骨牌”,一个出问题可能连累全身。ICU 医生要同时盯着多个器官:

1.大脑:用冰帽或降温毯降低体温,减少脑损伤后的耗氧量;监测颅内压,太高时用药物或引流术减压,防止脑疝。

2.肾脏:如果肾脏无法排尿(如急性肾衰),用血液透析机代替肾脏工作,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避免水肿和电解质紊乱。

3.肝脏:肝脏衰竭会导致黄疸、凝血障碍,医生会用保肝药物,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出血不止。

4.肠道:重病患者容易肠道缺血,医生会通过鼻饲管输送营养,保护肠黏膜,避免细菌从肠道跑到血液里引发感染。

三、挡住 “致命感染”,不让身体雪上加霜

重症患者免疫力极差,感染可能致命。ICU 医生会:

1.严格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仪器,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必须洗手、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2.精准抗感染:通过抽血化验找到感染的细菌或病毒,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

3.监测感染指标:定期查血常规、降钙素原,一旦指标升高,说明感染加重,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帮患者 “撑下去”,等待身体恢复

ICU 的治疗不是 “治愈”,而是 “支撑”。比如严重外伤患者,医生会先止血、输血、固定骨折,维持血压和呼吸,等身体度过急性期,再转到普通病房做后续治疗。

这里的仪器(如呼吸机、透析机)都是 “临时替代器官”,医生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减少依赖:慢慢降低呼吸机参数,试着让患者自己呼吸;减少升压药剂量,看血压能否稳住。这个过程需要精准判断,既不能撤得太快导致反弹,也不能依赖太久影响器官功能恢复。

五、患者在 ICU 里,身体会经历什么?

可能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避免因疼痛或躁动消耗体力、干扰治疗。

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气管插管帮助呼吸,静脉导管输送药物,尿管监测尿量,这些都是暂时的,病情稳定后会逐步拔掉。

每天会被翻身、拍背,防止长期卧床导致压疮和肺部感染,护士还会活动患者的四肢,避免血栓形成。

六、家属该做什么?配合是最好的帮助

1.相信医生判断:ICU 的治疗方案是团队讨论的结果,频繁质疑或要求更换方案,可能耽误治疗。

2.做好信息沟通:留下准确联系方式,医生会定期告知病情变化,有疑问集中问,避免频繁打扰医护人员抢救。

3.保持耐心:重症恢复需要时间,有的患者可能在 ICU 住数周甚至数月,着急也没用,给患者和医生足够的时间。

七、这些误区,家属别踩

1.ICU 设备越先进,患者好得越快:设备是辅助,患者自身的恢复能力才是关键。

2.用的药越贵,效果越好:ICU 用药讲究精准,不是贵的就好。

3.患者醒着就没事,昏迷就是没救了:昏迷可能是医生用了镇静药保护大脑,不能凭意识状态判断预后。

结语

重症监护室是与死神赛跑的地方,医生的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稳住生命体征,给身体争取恢复的机会。了解 ICU 的工作重点,既能减少恐惧,也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帮患者早日转出 ICU,回到普通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