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一个深夜,急诊室里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1岁半的明明被父母抱着冲进诊室,孩子喉咙里发出“空空”的咳嗽声,像小狗叫一样,吸气时脖子上的皮肤随呼吸凹陷,脸色也有些发青。医生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喉炎”,经过雾化吸入治疗,明明的呼吸困难才逐渐缓解。
认识小儿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冬春季节高发。这与婴幼儿喉部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宝宝的喉部黏膜柔嫩、血管丰富,一旦发炎容易肿胀;喉腔狭窄(仅成人的1/5-1/3),肿胀后极易阻塞气道;且咳嗽排痰能力弱,炎症分泌物易堆积加重梗阻。
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感冒、支气管炎之后。典型症状有——
犬吠样咳嗽:咳嗽声像小狗叫,“空空”作响,是喉炎最具特征的表现;
声音嘶哑:说话或哭喊声变沙哑,严重时发不出声音;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费力,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随吸气凹陷);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儿体温可达39℃以上;
夜间加重: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易积聚,症状往往比白天更明显。
数据显示,约3%的喉炎患儿会出现严重气道梗阻,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在数小时内进展为呼吸衰竭。
紧急应对
当孩子出现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气道通畅
让孩子保持半坐或侧卧姿势,避免平躺(平躺会加重喉部梗阻);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孩子哭闹(哭闹会加重喉部水肿和缺氧);室内保持空气湿润(可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喉部。
2.及时用药(遵医嘱)
喉炎的关键治疗是减轻喉部水肿,医生通常会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局部用药快速缓解症状;若怀疑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高热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体温过高加重不适。
3.立即就医的情况
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孩子烦躁不安、口唇发青、精神萎靡;咳嗽剧烈影响进食和睡眠;症状在夜间突然加重;雾化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
家庭护理
1.日常护理要点
让孩子多休息,减少说话和哭闹,避免喉部过度使用;少量多次喂温水,保持咽喉湿润(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刺激);饮食以清淡、易吞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烂面条、果泥),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孩子呼吸道。
2.恢复期观察
喉炎症状缓解后,仍需观察1-2天,注意孩子是否还有轻微咳嗽或声音嘶哑;若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呼吸急促、吞咽困难,需及时复诊,排除喉部并发症(如喉梗阻、支气管炎)。
这些错误做法要避免
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止咳药:普通止咳药对喉炎无效,反而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导致分泌物堆积;
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婴幼儿皮肤娇嫩,酒精易吸收导致中毒,且寒冷刺激可能加重喉部痉挛;
不要强行给孩子喂饭喂水:呼吸困难时强行进食可能引起呛咳,加重不适;
不要等待观望:喉炎进展快,尤其是夜间,发现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切勿抱有“天亮再去”的侥幸心理。
预防措施
增强孩子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户外活动,减少感冒几率;避免接触感染源:流感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家人感冒时需戴口罩,避免传染孩子;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需积极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喉部;保持环境适宜: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油烟、花粉等刺激性物质,减少喉部刺激。
小儿喉炎虽来势汹汹,但只要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多数患儿能快速恢复。家长需牢记“犬吠样咳嗽”这一典型信号,一旦发现立即处理。日常做好预防,才能让孩子远离喉部急症的威胁,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