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玉梅  单位:犍为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970

在骨科门诊,“骨质增生”和“骨刺”是高频词汇。很多人看到X线片上“骨质增生”的诊断,就担心要开刀切“骨刺”。其实这里存在不少认知误区,下面为你详细解读。

一、骨质增生与 “骨刺” 的关系

从医学角度看,骨质增生是骨骼的退行性改变,指骨骼边缘出现异常增生的骨质组织,而 “骨刺” 是骨质增生的常见表现形式。就像骨质增生是“骨骼的老化补丁”,骨刺是其中形状尖锐的一种“补丁”。

人体骨骼和关节长期使用,因磨损、损伤或炎症刺激,会使骨骼边缘成骨细胞活跃,分泌新骨质。新增骨质呈尖刺状就是 “骨刺”,呈唇状或结节状则是骨质增生。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是骨刺高发区,与这些部位长期承压、活动频繁有关。

需明确的是,骨质增生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人体骨骼应对损伤的 “自我修复” 机制,如同皮肤破损后结痂。多数骨质增生无症状,只是体检时偶然发现。

二、骨刺引发疼痛的原因

虽然骨质增生是 “自我修复”,但有些情况会让人疼痛,这取决于骨刺的生长位置和大小。

当骨刺长在关节间隙、椎管内或靠近神经、肌腱的部位,就可能引发问题:膝关节内的骨刺摩擦软骨或滑膜,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腰椎椎管内的骨刺压迫神经根,可能引起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足跟部的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会导致行走时“针扎样”疼痛。

不过,疼痛不一定由骨刺直接引起。临床数据显示,约 70% 的骨刺患者无明显症状,有些关节疼痛是滑膜炎、肌腱炎等炎症导致,骨刺只是“无辜的旁观者”。比如很多膝关节疼痛,根源是软骨磨损,而非骨刺。

三、骨刺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答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绝大多数骨刺无需手术。若骨刺未压迫神经、血管,也不影响关节活动,即便X线片显示明显增生,也无需特殊治疗。人体会逐渐适应缓慢形成的骨刺,只要无症状,就像脸上的皱纹,是正常老化现象。

只有少数情况需要手术:骨刺严重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如腰椎椎管狭窄);骨刺卡在关节内,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剧烈疼痛(如膝关节游离体);足跟骨刺持续刺激软组织,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这时才考虑手术切除。

需要警惕的是,盲目手术可能适得其反。骨刺切除后,若原有的损伤因素(如长期不良姿势、关节磨损)未消除,骨骼可能再次增生形成新骨刺,甚至因手术创伤加重局部炎症。

四、骨刺的日常应对与预防

对于无症状的骨刺,无需治疗,但要做好日常养护,以延缓其进展。

控制体重很重要,体重每增加 1 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增加 3-5 公斤,肥胖会加速关节磨损和骨质增生。

科学运动也关键,要避免长期蹲跪、爬山、爬楼梯等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友好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以减轻关节压力。

还要改善姿势,长期低头、弯腰、久坐会加速颈椎和腰椎的骨质增生,工作中每隔 1 小时应起身活动,保持脊柱自然曲度。

若出现疼痛,可通过热敷、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外用膏药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封闭治疗。

另外,补钙和维生素 D 对预防骨质增生意义有限,但能延缓骨质疏松,间接保护骨骼。中老年人可通过晒太阳、摄入牛奶、豆制品等方式补充钙和维生素D,无需盲目服用保健品。

五、关于骨刺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骨刺越大,病情越重。其实骨刺大小与症状不成正比,有些细小的骨刺因位置关键,可能比大骨刺更易引发疼痛。

误区二:按摩能消除骨刺。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却无法去除骨质增生,暴力按摩反而可能刺激骨刺周围组织,加重炎症。

误区三:年轻人不会长骨刺。随着生活方式改变,长期久坐、低头看手机的年轻人,颈椎和腰椎的骨质增生发病率逐年上升,20-30 岁的患者已不罕见。

六、总结

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老化的自然规律,如同头发变白、牙齿松动,不必谈“刺”色变。多数情况下,它只是骨骼的“老年斑”,并非要切除的“敌人”。面对骨刺,应保持理性:无症状时无需干预,有症状时先保守治疗,手术仅作为最后的选择。与其纠结于“切除骨刺”,不如通过科学养护延缓骨骼老化,让关节更健康地陪伴我们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