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所谓,少年也知“胖”滋味,更有隐患紧相随。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蓬勃力量,高发的肥胖症不仅让孩子们负“重”前行,也容易诱发诸多健康问题。家长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式介入,帮助孩子挣脱肥胖束缚,对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面对青少年肥胖症,家长该如何干预?
1、什么是肥胖症?
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为主要特征。
诊断标准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是临床上判定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主要依据。计算公式:BMI指数=体重(kg)÷ 身高²(m²)。肥胖:BMI ≥ 同龄儿童95百分位。
主要诱发因素
饮食因素: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过多;
生活习惯因素:运动量不足, 睡眠不足等;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可影响身体代谢率、脂肪分布和激素水平等。
2、青少年肥胖症有什么危害?
青少年肥胖症绝非单纯的体型问题,它像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一系列疾病的“潘多拉魔盒”,从多个维度危害着青少年尚在发育中的身体。如:
危害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
高血压:体内脂肪组织增加,血管外周阻力上升,血压持续升高。
糖尿病:肥胖引起糖代谢异常,容易诱发糖尿病。
动脉硬化: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导致动脉内膜增厚、变硬,形成粥样斑块。
心脏肥大:肥胖者的心脏需要更努力“做功”,长期超负荷运转会使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
骨骼变形:体重超标会给骨骼与关节带来额外负担,导致骨骼不堪“重负”而变形。
危害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阴霾
因体型与同龄人不同,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不满意,产生自卑心理;或由于在社交中可能遭受嘲笑、歧视,他们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家长该如何干预?
调整饮食
增加蔬果摄入: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不仅热量低,又能提供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
保证蛋白质摄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促进青少年长个儿不长胖。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适当增加全谷物、薯类和豆类。
限制脂肪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健康生活
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早睡早起;并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提高孩子睡眠质量。规律作息可让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稳定,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
科学运动
运动被誉为肥胖界的“超级打工仔”,具有“燃烧卡路里”的超强业务能力。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开展一些运动锻炼,如:
有氧运动—减脂主力: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锻炼。
力量训练—提升代谢:包括俯卧撑,每次3 - 4组,每组8 - 12次;深蹲,每次3 - 4组,每组12 - 15次;仰卧起坐,每次3 - 4组,每组15 - 20次。建议每周进行2 - 3天的锻炼。
药物治疗
青少年肥胖症的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用药物包括:
二甲双胍:主要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青少年,它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减少脂肪合成,从而有助于减轻体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通常需要与饮食、运动干预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饮食、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严重青少年肥胖症,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但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在多学科团队(包括外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的共同评估和决策下安全开展。
综上,青少年肥胖的干预,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整个家庭的“共同战役”。家长唯有以科学为盾,用耐心作剑,才能帮助孩子挣脱肥胖的枷锁,以轻盈的身心拥抱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