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凤  单位:石潭镇中心卫生院 妇产科  发布时间:2025-07-29
488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也是唯一可通过早期筛查有效预防的癌症。随着TCT和HPV检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筛查结果的意义。

一、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发。该病发展缓慢,从癌前病变到浸润癌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早期筛查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典型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排液及性交后出血。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及安全性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晚期患者则需综合治疗。

二、TCT和HPV筛查的原理

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通过特殊刷头采集宫颈脱落细胞,经液体固定、离心处理后制成单层细胞薄片,采用巴氏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可检测核质比异常、核深染等癌前病变特征,灵敏度较传统涂片提升。HPV检测采用PCR或杂交捕获技术,通过扩增病毒DNA识别高危型HPV感染,尤其关注16/18型等强致癌亚型。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可形成互补:TCT反映细胞形态学改变,HPV检测明确病毒感染状态,共同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筛查需在月经干净后实施,避免血液及黏液干扰结果判读。

三、异常结果的分层管理策略

无需活检,定期复查即可:对于HPV阳性(非16/18型)且TCT阴性的患者,建议采取阶段性随访策略。此类情况提示存在高危型HPV感染但尚未引发显著细胞学改变,癌变风险低于3%。临床管理推荐12个月内复查HPV及TCT联合检测,若病毒持续阳性需行阴道镜评估。随访期间应监测病毒载量变化,重点关注同一型别HPV的持续性感染。同时建议接种HPV疫苗以预防其他型别感染,并通过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毒清除。该群体进展为高级别病变的概率不足1%。对于TCT检测显示ASCUS且HPV阴性的患者,其宫颈高级别病变风险低于2%。此类情况多由炎症、修复性改变或技术性因素导致,临床建议实施阶段性随访。推荐在6至12个月后复查液基细胞学检测,监测细胞学演变趋势。若复查结果转为阴性可回归常规筛查周期,持续ASCUS则需结合阴道镜检查评估。该管理策略基于低风险特征制定,旨在避免过度诊疗,同时确保潜在病变的及时发现。

需阴道镜活检:HPV16/18型作为最高危亚型,其阳性结果需强制启动阴道镜评估流程。这两种型别与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及浸润癌的发生具有明确因果关联,在宫颈癌致病型别中占比超过70%。阴道镜检查需重点关注转化区血管形态及醋酸白上皮改变,必要时进行靶向活检以排除高级别病变。该策略基于其显著致癌风险制定,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当TCT结果显示LSIL或AGC时,细胞学异常提示存在20%-30%的高级别病变风险。此类结果需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重点评估宫颈转化区及腺上皮异常区域。LSIL患者中约15%存在隐匿性CIN2+病变,AGC病例中腺癌风险可达5%-10%。活检应包含病变最显著区域,必要时行宫颈管搔刮术。对于ASCUS合并HPV阳性的患者,其隐匿性高级别病变风险约为10%-15%。若患者拒绝阶段性随访,临床可提供直接阴道镜活检选项。活检需重点评估转化区醋酸白上皮及镶嵌样血管改变,必要时联合宫颈管搔刮。

特殊人群处理:21-24岁女性群体中HPV阳性或LSIL的癌变风险不足0.1%,临床管理以随访观察为主。妊娠期患者仅当TCT提示HSIL或可疑恶性时方考虑活检,且需规避妊娠早期操作。该策略基于年轻女性HPV自然清除率超过90%,以及妊娠期宫颈血供增加可能引发出血等风险制定。阴道镜检查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重点关注可疑病变区域。

四、结论

宫颈癌筛查发现异常结果时,是否需要活检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高危型HPV感染或细胞学高度病变者应及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干预方案。对于低风险异常,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临床决策应兼顾病情风险与患者个体因素,避免过度诊疗。通过规范化的分层管理策略,既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实现精准防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