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丽荣  单位:吉林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487

当心慌如鼓点般剧烈撞击胸腔,胸痛似钝刀割裂般袭来,这种突如其来的身体警报往往会让人瞬间陷入恐慌,然而,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保持冷静——正确的家庭急救措施与及时规范的就医流程,可能成为扭转生命危局的关键。在医学领域,心慌胸痛是一组复杂的症状群,背后隐藏着多种病因,掌握科学应对方法,才能在“黄金时间”内为生命争取主动权。

心慌胸痛的危险信号分级

心慌胸痛可由心脏、肺、消化系统等多器官病变引发,急救前需依据症状细节判断危险等级。

致命性胸痛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上腹部,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每延迟救治1小时,死亡率增加7.5%,主动脉夹层引发的胸痛呈“撕裂样”,会随血管撕裂蔓延至胸背、腹部。肺栓塞导致的胸痛常伴呼吸困难、咯血和晕厥,在久坐人群、术后患者中高发。

非致命性胸痛如肋软骨炎、胃食管反流病,疼痛特点与前者明显不同,肋软骨炎疼痛局限于胸骨旁,按压会加剧;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平卧或进食后加重。明确这些症状差异,有助于患者在急救时更精准地向医生描述病情。

分秒必争的黄金操作

突发心慌胸痛时,家庭急救关键在于稳定生命体征、缓解症状,为专业救治争取时间,同时要确保操作安全,避免错误措施加重病情。

急救时,应让患者立即停止剧烈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减少心脏负担,对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且无药物过敏史、收缩压高于90mmHg的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若连续服用3次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等情况,需立即停药。

监测生命体征同样重要,利用家用电子血压计和指夹式血氧仪,每5~10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若患者意识丧失、呼吸骤停,需马上实施心肺复苏:双手交叠,用掌根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此外,急救中存在不少误区,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忽视消化道出血等禁忌症;或选择“硬扛”,自行前往医院,错过救护车转运途中的紧急救治,这些错误操作都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从呼叫120到入院检查的全流程指南

呼叫120是就医的第一步,通话时需清晰告知患者症状、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并保持电话畅通,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应提前清理楼道障碍物,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抵达,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简要说明已采取的急救措施;若意识不清,需向医护人员提供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关键信息。

抵达医院后,胸痛中心将启动“先救治后付费”的绿色通道。医生会迅速完成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胸部CT等检查,其中,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患者进入医院到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对于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的患者,增强CT检查能快速明确病因。

治疗方案则需根据病因精准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符合条件,将优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植入支架开通堵塞血管;主动脉夹层可能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或腔内修复;肺栓塞患者则需根据危险分层选择溶栓、抗凝等治疗。

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策略

虽然突发心慌胸痛难以完全预测,但通过科学管理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遵医嘱规律服药。长期吸烟者应积极戒烟,肥胖人群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

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的重要环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有心血管家族史者,可增加冠脉CTA等筛查项目,同时,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在家中备齐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急救药品,能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面对突发心慌胸痛,每一个正确决策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从识别危险信号、规范家庭急救到科学就医,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医学知识与冷静的判断。记住,当身体发出警报时,保持理性、果断行动,才是守护健康最有力的武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