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躯体疾病或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致病作用,如生气、紧张、压力过大和生活不规律等引起的躯体疾病。心身医学科是一个专注于研究和治疗心理因素与身体疾病相互作用的医学学科,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去心身医学科呢?
1.有身体不舒服,但检查查不出具体毛病,或者毛病很轻但症状很重。
2.身体不舒服和你的心情、压力、遇到的事情关系特别大(比如一紧张就胃痛/头痛/拉肚子)。得了明确的慢性病或重病,但因此非常焦虑、抑郁、睡不好、吃不香,或者不愿意配合治疗。
3.医生(尤其是非精神心理科的医生)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心身方面的问题。
4.你怀疑自己的症状可能与心理压力或情绪有关。
就诊小贴士:
1.不要害怕或忌讳:去心身医学科不代表你“疯了”或“没病装病”。心身症状是真实存在的痛苦体验,寻求专业帮助是积极解决问题的表现。心身医学科医生会像对待其他疾病一样认真对待你的问题。
2.提供详细信息:准备好你的病史资料、做过的检查报告、用过的药物清单。向医生清晰描述你的身体症状(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和情绪感受、压力来源、睡眠饮食情况、重大生活事件等。记录症状日记可能很有帮助。
3.排除器质性疾病是前提:心身医学科医生通常也会建议或安排一些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没有遗漏重要的器质性疾病。心身医学的诊断通常是“排他性”的。
4治疗是综合性的:心身医学科的治疗通常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它们对某些躯体症状也有效)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治疗目标不仅是缓解症状,更是帮助你理解心身联系,学习应对策略,提高生活质量。
你的身体从未说谎,它只是在用另一种语言表达那些被忽略的情绪。当身体症状成为情绪的出口,寻求心身医学的帮助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温柔的自我接纳。无论症状持续多久,找到正确的方向永远值得。你现在的困惑和不适,其实已经是在寻找答案的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