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谱新  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2

心脏骤停是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若未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患者脑细胞可能因缺氧出现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心肺复苏术(CPR)作为普通人可掌握的急救技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时间。以下将系统讲解CPR的核心步骤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关键时刻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CPR的核心操作步骤

评估环境与患者状态。环境安全:施救前需快速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漏电、交通事故等。若环境不安全,需先将患者转移至平坦、坚实的硬质地面(如水泥地、硬板床),避免在沙发或软垫上操作,以免影响按压效果。判断意识与呼吸: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你怎么了?”,观察其是否有反应。同时用“眼看、耳听、面感”法检查呼吸:观察胸腹部起伏、倾听呼吸声、感受气流,时间控制在5-10秒。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呼救与取AED:大声呼喊寻求他人帮助,指定一人拨打120并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独自施救,需在完成5个循环(约2分钟)CPR后拨打急救电话。胸外按压(C):将患者置于仰卧位,解开领口束缚。施救者跪于患者右侧,双手交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胸骨中下1/3)。双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约每秒2次)。按压时需保持节奏稳定,避免按压中断超过10秒,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A-B)。开放气道:完成30次按压后,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手压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用口完全包裹患者口部,缓慢吹气1秒以上,观察胸廓是否隆起。吹气后松开鼻孔,让气体自然呼出。若患者为婴儿或儿童,可仅用口对口鼻吹气。

循环按压与通气。按压与通气比例:成人CPR按压与通气比为30:2,即每完成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5个循环(约2分钟)后,检查患者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是否恢复。若未恢复,需继续CPR直至专业人员接手。AED使用:若现场有AED,需尽快开启设备,按语音提示贴放电极片。AED分析心律时,确保无人接触患者。若提示“建议电击”,需立即疏散人群并按下除颤按钮。电击后继续CPR,每2分钟重复分析心律。

CPR的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

操作细节与禁忌。按压姿势:按压时需借助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避免弯曲手臂或按压剑突,以免导致肋骨骨折或肝脾损伤。人工呼吸技巧: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胃胀气;若患者口腔严重损伤或无法开放气道,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特殊人群:对疑似颈椎损伤患者,开放气道时需避免过度后仰头部,可用双手托颌法;孕妇可适当将按压部位上移至胸骨中部。

终止CPR的指征。有效复苏: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恢复、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瞳孔由散大转为正常。无效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CPR后,患者仍无生命体征,且专业医护人员确认死亡。

CPR的普及意义与学习途径

社会价值。我国每年约54.4万人因心脏骤停猝死,相当于每分钟1人。若CPR普及率提高10%,每年可挽救超5万条生命。在公共场所(如机场、商场)配置AED并普及培训,可显著提高院外复苏成功率。

学习资源。线下培训:红十字会、医院急救中心定期开展CPR认证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人实际操作,帮助学员掌握标准流程。线上资源:国家应急管理部官网、科普中国平台提供免费教学视频,公众可通过手机端学习基础步骤。

结语

心肺复苏术是普通人通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的救命技能。其核心在于“早、准、稳”——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准确执行按压与通气、稳定维持复苏节奏。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每一分钟的正确施救都可能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希望更多人主动学习CPR,让“黄金4分钟”不再成为生命的遗憾。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7-04
来源:成都市金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