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女性无论是通过剖宫产还是顺产的方式生产,都可能会出现产后腰痛。大约半数的产后妇女都会出现产后腰痛,严重的可能会因疼痛剧烈影响她们工作和生活。什么是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是妊娠妇女分娩后遭遇的腰部和骶尾部的疼痛,可能伴发活动受限 和下肢的放射痛,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混淆。无论是分娩镇痛还是剖宫产手术我们都会使用椎管内麻醉,因为穿刺部位在腰部,大家便想到产后腰痛是不是因为打麻醉导致的?
现在网络很发达,大部分孕产妇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椎管内麻醉,搜索椎管内麻醉相关的视频,看到长长的粗粗的针就不由得心生恐惧,害怕打麻醉,如果产后出现了腰部不适疼痛,就会坚定的认为产后腰痛就是打麻醉引起的。其实我们椎管内麻醉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腰痛,但一般是穿刺点局部钝痛,与静脉针注射疼痛程度相当,随着组织的修复疼痛会很快消失。而产后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腰痛,往往与椎管内麻醉无关,大多是产后腰痛引起的。
据临床研究及文献报告,产后腰痛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孕期的生理改变:孕期激素的变化会降低肌肉弹性,使骨盆和脊柱的连接韧带松弛,从而增加受伤风险,常见表现为腰痛,此外,随着孕周的推移,增大的子宫、胎儿及羊水胎盘的重量会对盆底的神经、肌肉和血管施加压力,引起腰骶部不适和疼痛。
生理弯曲失衡:妊娠期间,子宫的增大导致腹部前突,影响身体的自然平衡,为应对这种变化,腰椎可能前凸增加,胸椎可能后曲,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腰部疼痛。产后腰椎、骨盆受力不当,或者顺产时生产体位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等,均会导致腰椎、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最终造成产后腰痛症状。
妊娠后腹直肌分离,腰部肌肉与腹部肌肉力量不平衡所致。妊娠期随着子宫持续增大,产妇腹直肌通常会出现分离情况,极易造成腰部与脊柱肌肉负荷增加,不能维持良好休息状态,经常弯腰或抱孩子等,慢性肌肉劳损均会导致产妇腰酸背痛。
生理性缺钙:在产妇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对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妇容易缺钙,尽管产妇会补充许多钙和磷类物质,也不能达到钙的正平衡;加之产后进行母乳喂养,会直接导致钙流失,如果产妇未及时补充钙量,也会造成腰痛症状。
产后孕妈照顾宝宝,频繁弯腰抱婴儿或长期劳累,均会导致腰部肌肉损伤。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如果喂养姿势不正确,或长期维持一个姿势,也会造成腰肌劳损持续加剧,最终出现腰痛。
产后腰痛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预防和缓解产后腰痛呢?针对产后腰痛,具体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平时注意腰部保暖,特别是天气变化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冷风吹袭,根据恢复情况展开锻炼与运动,促进松弛的骶髂关节韧带恢复,可以明显改善腰痛症状,顺产产妇可在产后3周进行。对于剖宫产产妇, 需要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锻炼。第二,注意劳逸结合,无法避免久站时,交替性让一条腿的膝盖略微弯曲,让腰部得到休息。保持充分睡眠,睡觉时采取仰卧姿势或侧睡,床垫不宜太软,如果太软可铺上较硬的垫子。避免体力劳动,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体重较重的孕妈妈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增加腰部负担,损伤腰肌。此外产后也不要过早穿高跟鞋。第三,保持正确哺乳姿势,哺乳期间应该维持正确坐姿,保证腰部挺直状 态,或在腰部放置软枕,避免腰部悬空。侧卧位哺乳时,需要利用被子等物品顶住。第四,学会放松精神,紧张情绪会使血中激素增多,促发腰椎间盘肿大而致腰痛,保持愉快心情有助于防止腰痛发生。饮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D和B族维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饮食中的比例,注意补钙,避免骨质疏松而引起腰痛。第五,如果感到腰部不适,可按摩、热敷疼痛处或洗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部不适感。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则需要去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孕妈妈和准妈妈对产后腰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知道了产后腰痛并不是因为打麻醉引起的,正常分娩也会同样出现产后腰痛。孕期和孕后要合理饮食、加强营养、补充钙质,进行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哺乳姿势,以预防产后腰痛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