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红霞  单位:济南高新东区医院(山东健康集团济南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6888

夏季来临,蚊虫逐渐增多,很多人觉得被蚊虫叮咬只是起个红包、痒一阵子,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蚊虫叮咬不仅会带来不适,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做好防病灭蚊工作至关重要。

蚊虫叮咬:不只是痒,还可能传病

蚊虫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不同种类的蚊虫能传播不同的疾病,这些疾病一旦发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疟疾:由按蚊传播,典型症状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严重时可损害内脏,甚至危及生命。虽然我国疟疾发病率已大幅下降,但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仍较常见,前往这些地区需格外警惕。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做好防蚊是预防的关键。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库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儿童是高发人群。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昏迷等,部分患者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除了传播疾病,蚊虫叮咬后的瘙痒也会影响生活。反复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化脓等情况,尤其是儿童和皮肤敏感人群,更需注意。

科学灭蚊:从源头切断滋生链

灭蚊的核心是减少蚊虫滋生和降低蚊虫密度,需从环境治理和物理、化学灭蚊手段入手。

清除滋生地:蚊虫的幼虫离不开水,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是灭蚊的根本。要定期检查花盆托盘、地漏、水桶、废旧轮胎等易积水的地方,将积水倒掉;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杂草和垃圾要及时清理,避免蚊虫藏匿。

物理灭蚊:安装纱门、纱窗能有效阻挡蚊虫进入室内;使用电蚊拍时,要对准蚊虫挥动,注意避开儿童和宠物;灭蚊灯可放在离地面1~1.5米的高度,且周围避免强光,以提高诱蚊效果。

化学灭蚊:在蚊虫较多的傍晚,可在室内角落喷洒低毒的杀虫剂,但要提前将食物、餐具遮盖好,喷完后关闭门窗半小时,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进入。

有效防叮咬:做好防护不“中招”

穿着防护: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蚊虫对深色更敏感),袖口、裤脚可扎紧,减少皮肤暴露。

使用驱蚊产品: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液,驱蚊效果较好,使用时要按照说明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儿童使用驱蚊产品要选择儿童专用款,避免涂抹在眼、口、鼻等部位。

避开蚊虫活跃区域:蚊虫多在草丛、树林、水边等潮湿阴暗的地方活动,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长时间停留。

叮咬后正确处理:科学止痒防感染

被蚊虫叮咬后,不要用手抓挠,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中和蚊虫唾液中的酸性物质,缓解瘙痒;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薄荷膏等止痒药膏;如果叮咬处出现红肿、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膏;若出现皮肤破损、化脓,要及时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蚊虫叮咬背后隐藏着健康风险,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灭蚊和防叮咬措施。只要从源头控制蚊虫滋生,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减少蚊虫带来的危害,安度蚊虫活跃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