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大海  单位:合江县九支中心卫生院 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19
5757

生活里难免遇到意外,下楼梯踩空、打球撞到膝盖、老人不小心滑倒……骨折这事儿,说来就来。一旦骨头断了,全家都跟着急,总想着“赶紧手术把骨头接上”,好像手术做晚了,骨头就长不直了。但真的是这样吗?骨折手术,是不是越早做越好?

别迷信“黄金48小时” 

不少人听过“骨折后48小时是手术黄金期”的说法,其实这得看具体情况。就像老人髋部骨折,医生确实会尽量安排在48小时内手术。因为髋部骨折后,老人躺着不动的每一分钟都有风险——肺部感染、血栓、褥疮可能找上门,早一天手术,就能早一天让老人坐起来、站起来,把并发症风险压下去。

但换个部位就不一样了。比如手腕(桡骨远端)骨折,很多人摔完手腕肿得像个馒头,皮肤上甚至起了亮晶晶的水泡。这时候着急开刀,就像在泡发的面包上缝针,皮肤根本拉不拢,勉强缝合后容易坏死感染。医生往往会先给手腕复位,用夹板固定,开点消肿药,等一周左右,肿胀消下去,皮肤出现褶皱了(医学上叫“皱纹征”),再手术反而更安全,恢复也更快。

这些时候,手术急不得  

骨折后,骨头周围的肌肉、血管、皮肤就像被一场“小地震”波及,会出现充血、水肿。这种肿胀一般在受伤后3天左右达到顶峰,这时候开刀,器械一撑开,本来就受伤的软组织更遭罪,术后可能肿得更厉害,严重时还会压迫血管神经,造成新的损伤。

手术就像一场“战役”,得先检查身体有没有“粮草弹药”。比如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查凝血功能看止血能力,查心电图、肺功能看能不能扛住麻醉。如果发现老人血糖飙到10mmol/L以上,或者血压忽高忽低,贸然手术可能引发心梗、脑梗。这时候医生会联合内科医生,先把血糖、血压调平稳,就像给车加满油、检查好刹车再上路,反而更稳妥。

还有些骨折会“牵连”其他部位。比如车祸导致的腿部骨折,可能同时伤到内脏,这时候就得先处理内脏损伤,保住命再说,骨头可以先临时固定,等病情稳定了再做彻底手术。

这些情况,必须“争分夺秒”

 1.开放性骨折:如果骨头戳破皮肤露在外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细菌大门”,外界的脏东西、细菌会顺着伤口往里钻。这种情况最好在受伤后6-8小时内手术,趁细菌还没大量繁殖,赶紧清理伤口、复位固定骨头,能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超过这个时间,感染概率会成倍增加,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2.血管神经“危在旦夕”:有些骨折会压迫甚至撕裂周围的血管神经。比如肘关节附近的骨折,如果压迫了肱动脉,不及时手术解除压迫,前臂肌肉可能因缺血坏死,最后手就“废”了,变成爪形手。这种时候,医生会像拆炸弹一样紧急手术,抢在组织坏死前恢复血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这是一种极端情况,多发生在前臂或小腿骨折后。骨头周围的筋膜像个密闭的“小房间”,肿胀厉害时,“房间”里压力骤增,会掐断肌肉和神经的血供。患者会觉得患处像被钳子夹住一样剧痛,手指或脚趾发麻,摸起来冰凉。这时候必须在几小时内切开筋膜减压,晚一步,肌肉神经就可能永久坏死。

4.拖延太久,麻烦也不小:当然,“不急”不代表“拖着不管”。如果骨折后放任不管,超过3周,断端的骨头可能会长出一些“歪瓜裂枣”的骨痂,变成“陈旧性骨折”。这时候再手术,医生得先把这些乱长的骨痂敲掉,才能复位固定,手术难度和创伤都会增加,恢复时间也会变长。

结语 

作为患者和家属,了解这些知识后,就不会一味催着“早手术”,也能理解医生“再等等”的考量。毕竟,骨折治疗的目标不是“最快手术”,而是“最安全、最顺利地恢复”。多和医生沟通,相信专业判断,才能让断了的骨头,真正长回原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