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妍娇  单位:西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2959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然而,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让不少人忧心;所以本文就主要为大家分享这方面知识。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的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前者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而异常反应则是合理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常见一般不良反应及护理

局部反应

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这是因为疫苗作为一种外来物质,刺激了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红肿范围一般较小,大多数在24-48小时内会自行消退;对于轻度的局部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以防感染。如果红肿、硬结比较大,可以在接种后24小时内冷敷,减少组织液渗出;24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红肿、硬结的吸收。

发热反应

发热是疫苗接种后常见的全身反应之一,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出现,体温多在38.5摄氏度以下,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正常应答。对于低热(体温低于38.5摄氏度)的受种者,可以让其多喝温开水,促进代谢,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热量;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密切查看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应该及时就医。

罕见异常不良反应及应对

过敏性休克

这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虽然发生率极低,但起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皮疹、血压下降等。一旦发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稍低、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过敏性皮疹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皮疹,如荨麻疹、斑丘疹等,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伴有瘙痒感;对于轻度的过敏性皮疹,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同时,避免搔抓皮疹,以防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如果皮疹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不良反应特点

儿童

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一般症状较轻;儿童可能因为不适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等;家长要多安抚孩子,按照上述护理方法进行处理;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的拒食、哭闹等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老年人

此类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疫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接种疫苗后更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老年人接种疫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预防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

总之,预防接种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但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了解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能够让我们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更加从容;无论是常见或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只要我们正确应对,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对身体的影响,让疫苗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