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总是防不胜防,无论是厨房的高温烫伤,还是意外发生的跌倒扭伤,都可能给我们和家人带来痛苦。作为直面各类突发状况的急诊科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到因不当处理而加重伤情的患者。掌握科学的家庭意外伤害处理方法,不仅能减轻伤害程度,更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揭秘家庭常见意外伤害的正确应对策略。
一、烧烫伤:降温、保护,避免感染是关键
烧烫伤是家庭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在厨房做饭、使用热水时容易发生。当烧烫伤发生时,错误的处理,如涂抹牙膏、酱油等,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延误愈合。
1. 立即降温:一旦发生烧烫伤,应迅速将受伤部位放置在流动的凉水下冲洗15 - 30分钟,或浸泡在冷水中(水温以能耐受为宜,避免过冷造成冻伤)。降温能迅速带走皮肤表面热量,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缓解疼痛。
2. 小心脱衣物:在充分降温后,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小心剪开周围衣物,避免将烫伤表皮撕下,加重伤情。
3. 覆盖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伤口,减少外界细菌污染,避免直接涂抹药膏、牙膏等物质。如果是大面积严重烧烫伤,在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途中注意保暖,防止休克。
二、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异物卡喉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几分钟内就可能因窒息危及生命。海姆立克法是应对异物卡喉的有效急救手段。
1. 儿童异物卡喉处理: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孩子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孩子坐在前脚大腿上,保持孩子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施救者用手臂环绕孩子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孩子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孩子腹部,每秒约1次,直到异物排出或孩子恢复呼吸。
2. 成人异物卡喉处理: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
3. 自救方法:若独自一人发生异物卡喉,可稍弯下腰,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三、跌倒扭伤:先冷敷后热敷,避免盲目活动
在家庭中,滑倒、绊倒导致的扭伤十分常见。很多人在扭伤后会立即揉搓、热敷,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局部肿胀和出血。
1. 制动休息:一旦发生跌倒扭伤,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关节或肢体负重,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
2. 冷敷处理:在受伤后的24 - 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冰袋,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 - 20分钟,间隔1 - 2小时一次。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
3. 热敷及康复: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若扭伤严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等严重损伤。
四、犬猫抓伤咬伤:冲洗、消毒,及时接种疫苗
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伤口不严重就无需处理,这可能会带来感染狂犬病等严重后果。
1. 伤口处理: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确保水流充分接触伤口内部,对于较深的伤口,可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辅助冲洗。冲洗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再用碘伏或其他皮肤黏膜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2. 疫苗接种:根据伤口暴露程度,尽快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即使是看似健康的犬猫,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切不可掉以轻心。
总结
家庭中的意外伤害难以完全避免,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在意外发生时保持冷静,科学应对。这些急救知识不仅是急诊科护士临床经验的总结,更是守护家人健康的“安全手册”。希望每个人都能将这些方法牢记于心,关键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