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 > 运动降糖有讲究,糖尿病患者必知要点
作者:周燕  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3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除了依靠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外,运动疗法也是控制血糖、改善病情的重要手段。然而,运动降糖并非简单的 “动起来”,其中大有讲究,掌握这些要点,才能让运动安全有效地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助力。

运动对糖尿病的积极作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规律运动能够促使肌肉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这就好比给细胞的葡萄糖 “大门” 增加了更多的 “搬运工”,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内被消耗,进而减少了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长期坚持运动,可使胰岛素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有助于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

改善血糖波动:通过运动,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能够更稳定地调节血糖。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帮助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堆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波动更加平稳。例如,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耐力,让身体在运动过程中持续、稳定地消耗葡萄糖,避免血糖的大幅升降。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而运动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压,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管弹性,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适度运动能够减少体内脂肪含量,特别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 “好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极为有益。

运动前的准备全面体检: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糖尿病患者务必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等检查项目,以评估身体状况,排除潜在的运动风险。例如,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若有未控制的高血压,运动时血压进一步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只有在医生确认身体状况适合运动后,才能开始制定运动计划。

监测血糖:运动前应监测血糖水平,若血糖低于 5.6mmol/L,应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如一块面包或半杯果汁,避免运动中发生低血糖。若血糖高于 16.7mmol/L,且伴有酮体,此时不宜运动,因为运动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应先调整血糖。

运动项目的选择快走:这是一种简单且适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患者可保持每分钟 100 - 120 步的速度,每天快走 30 - 60 分钟,可分多次进行。快走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利用,降低血糖。

简单器械训练:使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手臂弯举、腿部屈伸等动作,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消耗更多热量,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每周进行 2 - 3 次力量训练,每个动作进行 2 - 3 组,每组 8 - 12 次。

运动强度的把控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或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宜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轻松的瑜伽伸展动作等。运动时,微微出汗,呼吸稍加快,但仍能正常与人交谈,运动后的疲劳感在短时间内可恢复。这种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且安全性高。

运动时间的安排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最佳运动时间是在餐后 1 - 2 小时,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既能有效消耗血糖,又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例如,早餐后 1 小时开始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 30 - 60 分钟,既能达到降糖效果,又不会影响正常饮食和生活节奏。

运动降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运用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身体状况;若方法不当,则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务必遵循上述要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执行,让运动成为控制糖尿病的有力助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