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的小器官,虽体积不大,却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同身体的 “能量调节器”,掌控着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等多个方面。然而,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许多人健康体检报告中的 “常客”。面对这一情况,了解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检查以及读懂 B 超报告,对于守护我们的甲状腺健康尤为重要。
甲状腺结节自检三步法
1.对镜观察法
找一面光线充足处的镜子,让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颈部。身体站直或坐直,头部微微后仰,充分暴露颈部。然后,将视线聚焦在颈部,观察颈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的隆起或肿块。接着,做吞咽动作,可以是吞咽口水或者喝一小口水,在吞咽过程中,留意观察颈部是否有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的肿物。
判断要点:正常情况下,颈部两侧对称,无明显凸起。若发现颈部出现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肿块,且在吞咽时肿块会随之上下移动,这就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女性朋友还可以在日常穿脱项链时,留意项链是否突然变紧或者位置发生移位,这也可能与甲状腺结节导致的颈部变化有关。
2.触诊自查法
保持坐直或站立的姿势,头部微微后仰,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暴露甲状腺区域,方便进行触诊。伸出右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从颈部左侧靠近耳后的位置开始,沿着颈部侧面缓慢向下滑动,一直滑至锁骨上方。在滑动过程中,手指要轻轻按压,仔细感受颈部组织内是否有圆形、椭圆形的肿块。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对颈部右侧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感受肿块的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能否推动等特征。最后,用手指轻轻按压喉结下方,再次做吞咽动作,感觉是否有异物感。
结果判断:如果触摸到的结节质地较软,边界清晰,能够在手指下自由推动,且没有压痛感,那么这个结节为良性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结节质地硬如石头,边界模糊,固定在某个位置无法推动,或者在按压时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就需要警惕恶性结节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触诊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自查过程中,不要用力过度按压,以免损伤甲状腺。
3.症状自查法
当甲状腺结节较大时,会压迫气管(可致咳嗽、气短)、食管(可致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需及时就医。
部分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亢(心慌、手抖等)或甲减(怕冷、乏力等)症状可能与结节有关。
长期存在的颈部疼痛、异物感,或者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都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特别是当这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排查。
B超报告关键指标解读
大小:与良恶性无绝对关联,直径>1 厘米且有可疑征象,需进一步评估。
形态:形态规则(如类圆形)多为良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则可能为恶性。
边界:边界清晰多为良性;边界模糊需警惕恶性,但炎性结节也可能边界模糊,经抗炎治疗后可好转。
回声:高回声多为良性;等回声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提示恶性风险高;无回声多为良性囊性结节,但若有异常也需评估。
钙化:微钙化(<2 毫米)恶性风险高;粗钙化、边缘钙化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血流:血流信号丰富且紊乱可能为恶性;血流信号正常或稀少、分布规则多为良性。
纵横比:纵横比>1 提示可能为恶性。
颈部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清晰、淋巴门结构清晰方为正常;若出现异常,则可能提示癌转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