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巩艳杰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  发布时间:2025-06-27
407

导管是什么?它为什么进入我的身体?

导管实际上是一根较为纤细的软管,其可穿过血管或者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可用于输液、排液、引流、抽血等操作,甚至可直接把药物送达病灶所在位置,举例来说:

化疗时,导管把药送进静脉;

肺部积液时,导管帮助排出积液;

做肠道造影检查时,也要用导管注入显影剂。

它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担当着一位“隐形助手”的角色,尽管其身形微小,然而却为医生以及病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导管怎么放进去?会不会痛?

不少人首次听闻“要放置导管”这一说法时,往往会产生紧张乃至害怕的情绪,会担心“是否会很疼痛”,实际上,导管的放置属于一项相对安全且微创的小型操作,护士与医生配合较为默契,多数患者均可顺利完成,基本不会留下创伤。

导管一般会以穿刺这种方式放置到身体内部,这其实就是人们常提及的“打针”,只不过此次并非注射一针药物,而是依靠穿刺把导管精准送达至期望的位置。

PICC导管是通过手臂静脉进行穿刺,之后将导管送至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处,其主要用于长期输液或者化疗方面。

导尿管:经尿道放入膀胱,帮助排尿;

胸腔引流管:用于肺部有积液、积气时,将液体或气体排出体外。

是否会产生疼痛呢?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十分突出的痛感,在放置有创导管操作之前,(如输液港),医生会为你进行皮肤消毒处理,并运用局部麻醉药物实施麻醉操作,以此让你在整个流程中几乎感受不到疼痛。

导管在体内,要怎么护理?

别看导管仅仅是一根细细的软管,当它进入身体之后,护理工作方才真正拉开帷幕,要是导管放置的位置不合适,或者在护理方面出现问题,便有可能引发感染、堵塞以及脱落等风险,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危及生命。导管尽管体积小,然而却需要我们投入格外多的心思去精心呵护。

每日观察属于护士极为基础且关键的工作范畴,导管口周边的皮肤状况宛如一个“报警器”,一旦呈现出红肿、渗液、出血、散发异味或者发热等各类症状,说不定是局部感染的迹象,护士们会用专业的眼光进行细致入微的查看,还会轻柔地触摸,有时也需借助专业仪器来开展检测,所有这些举措,目的皆在于尽早察觉问题,并及时给予处理。

日常需要维持导管的清洁与通畅,要是导管内部残留有药液或者血液,就有可能引发堵塞现象,甚至会形成血栓,护士会采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冲洗液,定期针对导管开展冲管工作,这个过程表面看起来较为简单,实际上要求颇高,一定要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完成,以此来避免细菌进入到体内。

除此之外,在患者进行活动、翻身、起床或者外出检查等情况下,若导管没有妥善贴牢、包好,便极易被拉扯而发生移位,护士会运用专用的敷贴、绷带以及固定装置等,以此保证导管稳固地处于原位,护士还会在病床边张贴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患者及其家属留意保护导管。

导管什么时候能拔?拔了之后要注意什么?

导管并非会“永久存在”,其仅仅是在治疗进程中的临时性“工具”,当治疗完毕、积液全部排净,或者输液终止后,医生便会展开评估,判断是否可以将其拔除。

拔管后护士会:给予你拔管后的一些健康宣教;给你贴上透气敷贴或纱布绷带;嘱咐你24小时内不要沾水,短时间内避免剧烈活动;实时巡视,及时观察拔管口是否有异常出血或肿胀,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结语:导管这一治疗环节虽看似微小,却凝聚着众多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辛勤付出,从最初的穿刺放置,到随后的每日护理工作,直至最终顺利拔除,导管所经历的每一个步骤背后,都有护士的默默陪伴与精心守护,对于患者而言,导管已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而是一条通向健康的“生命通道”。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