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琳  单位:辽阳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569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癌症相比,结直肠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少数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癌症之一。

一、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

结直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的突然改变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具体表现为:

1.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原本规律的排便习惯突然变得不规律,时而便秘,时而腹泻。

2.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或减少,且持续一段时间。

3.排便不尽感:总感觉排便不彻底,即使刚排完便仍有便意。

(二)大便性状改变大便的性状变化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预警信号:

1.便血或黑便:大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或大便颜色发黑,呈柏油样。这可能是肠道内出血的表现,需高度警惕。

2.大便变细:由于肿瘤在肠道内生长,挤压肠道,导致大便形状变细,呈铅笔状或扁条状。

3.黏液便:大便中带有黏液,可能是肠道炎症或肿瘤刺激肠道黏膜所致。

(三)腹部不适结直肠癌患者常伴有腹部不适,表现为:

1.腹痛:初期可能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后期可能固定于肿瘤所在部位,呈持续性钝痛或绞痛。

2.腹胀:由于肠道梗阻或肿瘤压迫,导致肠道气体和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引起腹胀。

3.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质地较硬的包块,这可能是肿瘤本身或肿瘤引起的肠腔狭窄、肠套叠等表现。

(四)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结直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1.贫血:由于长期慢性失血,导致血红蛋白降低,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

2.消瘦:肿瘤消耗体内营养,导致体重下降、消瘦。

3.低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可能与肿瘤坏死、吸收热有关。

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和预防。以下人群应特别警惕结直肠癌的发生:

(一)年龄因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是50岁及以上人群。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二)遗传因素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癌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又称林奇综合征)患者,其直系亲属应尽早开始筛查。

(三)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患癌风险。

3.肥胖:体重超标,尤其是腹型肥胖,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

4.吸烟与饮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四)肠道疾病史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以及结直肠腺瘤、息肉等肠道疾病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较高。

三、结直肠癌的预防策略

结直肠癌的预防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策略:

(一)健康饮食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2.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和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培根)的过量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建议适量食用,并选择瘦肉部分。

3.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可通过牛奶、豆制品、鱼类等食物补充,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

(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3.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肠道健康,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三)定期筛查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有效手段。建议:

1.一般人群: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可选择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方法。

2.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应提前至40岁或更早,并根据医生建议增加筛查频率和项目。

(四)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直肠腺瘤等肠道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定期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五)关注家族史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肠道健康,定期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简介

(一)大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初步判断肠道是否有出血情况。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敏感性较低,可能漏诊部分早期癌症。

(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并切除息肉等癌前病变。虽然检查过程可能有些不适,但安全性高,准确性高。

(三)粪便DNA检测

通过检测大便中脱落细胞的DNA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该方法无创、便捷,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四)CT结肠成像

利用CT技术对结肠进行成像,观察肠道内是否有肿块或息肉。适用于无法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人群。

五、结论

结直肠癌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预警信号,认识高危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关注肠道健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定期进行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自己的肠道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