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勇  单位:绵竹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512

在我国,中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高达330万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遭遇这一疾病。更为严峻的是,80%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了解中风的基本知识、掌握快速识别方法以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中风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型。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因为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造成压迫和损伤。

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中风,国际上通用“FAST”原则和“BE FAST”口诀这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FAST原则:

Face(脸):观察面部是否下垂或口角歪斜。让患者尝试微笑或露出牙齿,看是否一侧脸部动作不灵活。

Arm(手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这是判断肢体肌力是否正常的一个简单方法。

Speech(言语):让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看是否言语不清或无法流利表达。中风患者往往会出现言语障碍。

Time(时间):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记录发作时间。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误一分钟,脑细胞就会大量死亡,增加康复难度。

BE FAST口诀:

B(Balance,平衡):观察患者是否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E(Eyes,眼睛):检查双眼球是否视野缺损、凝视或转动不一致。

F(Face,面部):注意面部是否不对称,口角是否歪斜。

A(Arms,手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下垂。

S(Speech,语言):让患者说一句话,检查是否发音不清或言语困难。

T(Time,时间):同样强调时间的重要性,一旦发现疑似中风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何应对中风

在识别中风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紧急呼救:一旦怀疑是中风发作,时间就是生命。要迅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让专业的医疗救援人员尽快到达现场。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因为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救治工作。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平卧,头部稍抬高,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口腔内有异物,如假牙等,应及时取出,但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损伤口腔和咽喉。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停止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尽量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必须移动患者,要确保其身体平稳,避免头部晃动和扭曲,可以使用担架或轮椅等工具进行搬运。

4. 记录相关信息: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患者中风发作的时间、症状表现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例如,记录患者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的具体时间,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

5. 配合急救人员:当急救人员到达后,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患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如年龄、病史、过敏史等。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协助他们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工作。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急救人员。

6. 做好后续护理准备: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联系医院的相关部门,做好接诊准备。同时,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中风治疗的过程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总结

中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了解中风的基本知识、掌握快速识别方法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残疾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预防中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