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素娜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发布时间:2025-06-10
1091

口腔健康不仅仅关乎牙齿是否洁白,更与整个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口腔疾病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甚至早产风险存在相关性。而在我国,大多数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公众对口腔预防意识的缺失。很多人直到牙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而事实上,口腔疾病大多数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就在于日常科学的口腔护理。

看似“普通”的口腔疾病,背后隐藏健康隐患

龋齿(蛀牙):龋齿是儿童与成年人最常见的口腔问题。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发酵形成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早期不易察觉,但进展后可引发牙髓炎、根尖炎,甚至导致牙齿脱落。更可怕的是,龋齿一旦进入深层结构,仅靠刷牙难以逆转,需进行根管治疗或拔除。

牙龈炎与牙周病: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缝变大、牙齿松动,这些都是牙周病的典型表现。它的根源在于牙菌斑与牙结石长期未清除,导致牙龈组织炎症、牙槽骨吸收。牙周病发展缓慢,早期几乎无痛,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失去牙齿的成年人中,超过一半是由牙周病造成的。

口腔粘膜疾病: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念珠菌感染、白斑、扁平苔藓等,部分属于免疫紊乱表现,部分与局部卫生、吸烟、压力、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部分慢性黏膜病还有发生癌前病变的可能,不能忽视。

口腔护理不是刷刷牙那么简单

正确的刷牙方式: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轻压于牙龈边缘,做小幅度水平颤动,顺着牙缝方向扫刷,每颗牙都要刷到位,每次刷牙时间应控制在2~3分钟。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釉质抵抗酸蚀的能力,降低龋齿发生率。儿童尤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其年龄的含氟牙膏,并注意使用量(豆粒大小即可)。

每日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牙刷难以触及牙缝中的菌斑,刷牙仅能清洁约60%的牙面,剩余的菌斑易形成牙石。牙线能有效清洁牙缝,是预防牙周病的重要工具。成人应养成每日使用牙线的习惯,尤其在晚上刷牙后使用。

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即便日常清洁良好,也难以彻底清除牙结石。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正规医疗机构洗牙,配合牙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问题。

合理饮食,减少糖摄入:糖是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含糖食物摄入过多,尤其是频繁摄入零食和甜饮料,会显著增加患龋风险。建议减少摄入含糖零食的频率,饭后及时漱口,睡前避免进食。

不同年龄段的口腔护理要点(全生命周期口腔护理)

孕期:营养均衡,健康饮食习惯

备孕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拔除智齿和治疗牙病,排除口腔健康隐患。孕期应保证饮食健康、营养均衡,避免因口腔疾病导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加强口腔清洁,并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儿童期:从萌牙开始预防

儿童龋齿多发,尤其是乳牙未能正确清洁,或长期含奶瓶入睡。家长应从萌牙期起进行口腔清洁,使用湿纱布擦拭牙齿。6岁前家长应帮助孩子刷牙,每日两到三次,6岁起学习使用牙线,避免频繁摄入零食。建议在儿童恒牙萌出后进行窝沟封闭,可以有效防止后牙咬合面龋坏。

青少年:建立自我管理能力

青春期是龋齿和牙龈炎高发期,激素变化影响牙龈状态,学习压力大时可能忽视口腔清洁。此时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刷牙、牙线使用等好习惯。

成年人:关注牙周健康

成年人面临牙周病高发。特别是吸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口腔护理。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由于激素波动,也需注意牙龈炎症。

老年人:关注牙齿缺失与修复

老年人口腔清洁能力下降,牙齿磨耗、松动、脱落等现象常见,假牙佩戴者需特别注意清洁假牙,避免口腔感染。同时应警惕口腔黏膜病变,并定期进行筛查。

建立“主动管理”意识,守护终身口腔健康

成年人建议每年体检时安排口腔检查一次,儿童和高风险人群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龈出血、口臭、对冷热刺激敏感疼痛、牙缝变大、牙齿松动、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等都可能是疾病信号,切忌拖延就医;不应迷信“止痛药”“牙粉”等偏方,以免延误病情;将口腔健康纳入日常健康管理,如同关注血压、血糖一样重视牙齿状况。

健康的口腔,是饮食顺畅的保障,是交流自信的基础,更是身体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我们不能等到牙痛、牙齿松动才重视,而应从每天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开始,建立起科学、规范、持续的口腔护理习惯。口腔疾病是“预防胜于治疗”的典型代表。真正的治疗,是从预防开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