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慢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逐年走高,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降低生活自主能力的主要因素。许多老年患者因住院治疗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不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也加重了家庭照护压力与医疗资源消耗。以家庭为场景的居家护理模式既能让老年人在自己长期生活的空间里接受连续性照护,维持心理安全感与生活节奏的稳定,通过亲属参与和专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将疾病预防、功能康复融入日常起居,从源头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1 常见老年病
在各类困扰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堪称最为常见的五大健康杀手。心血管疾病涵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典型病症,病情呈现病程漫长、症状反复、易引发心梗或心衰等严重并发症的特点,时刻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脑血管疾病以脑梗死和脑出血最为多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本质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降低导致血糖失控,长期高血糖状态逐步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甚至足部溃疡等并发症,使患者陷入血糖难控、并发症频发的恶性循环。骨关节疾病中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尤为突出,患者常出现关节僵硬、肿胀疼痛,尤其在上下楼梯、久坐起立时症状加剧,严重时连穿衣、如厕等基本活动都难以完成。呼吸系统疾病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常见,这类疾病往往迁延多年不愈,每逢季节交替或受凉时容易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逐渐从活动后气喘发展到日常行走甚至静坐时都呼吸困难,最终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2 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老年群体高发的几类常见疾病,科学的预防措施十分关键,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就心血管疾病而言,饮食调整是基础,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少吃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多吃芹菜、菠菜等富含钾的绿叶菜,以及燕麦、糙米这类能辅助调节血脂的全谷物。运动方面不必追求高强度,像每天晚饭后坚持30分钟左右的散步,或是跟着视频打一套舒缓的太极拳,都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对于脑血管疾病,要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当成重点关照对象,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有血栓风险的老人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糖尿病预防要抓住饮食和运动两大核心,每餐主食粗细搭配,水果选低糖的猕猴桃、草莓,避免一次性吃大量西瓜,运动推荐游泳或骑功率自行车这类对关节友好的方式,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骨关节保养重在省着用和补营养,晴天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雨雪天气出门穿防滑鞋,洗澡时浴室铺防滑垫,防止跌倒引发骨折。呼吸系统防护首先要和香烟划清界限,日常坚持打八段锦或练习缩唇呼吸,增强肺部通气能力,秋冬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里定期开窗通风,从多方面守护呼吸道。
3 常见老年病的康复居家护理
在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家属要养成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的习惯,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方面需格外细心:服用降压药后要观察老人是否有蹲起时头晕目眩的情况,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这些细节都应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需多管齐下:肢体康复训练要遵循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从被动活动到主动用力的原则;语言训练可以从最简单的吹气泡、伸舌头开始,逐渐过渡到读报纸上的短句、与家人进行日常对话练习;吞咽困难者进食时要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食物先从糊状开始,避免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糖尿病老人的居家管理重点在于细节控糖,建议准备一个专门的血糖记录本,标注好每次测量时间、饮食内容和运动情况,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时更有依据。骨关节疾病患者要注意动静结合,疼痛发作时可用热毛巾敷在膝盖上15分钟,或让家属帮忙轻柔按摩关节周围的肌肉,家里浴室要加装防滑地砖和L型扶手,马桶旁安装起身助力架,减少跌倒风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坚持呼吸锻炼和环境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分钟腹式呼吸,痰液黏稠时可用保温杯装温水蒸汽熏蒸口鼻。
做好常见老年病的预防与康复居家护理,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环节,更是守护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核心。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规律运动习惯、控制基础疾病等日常小事,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老年病的发生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