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胸外科手术,如肺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等,对患者而言是重大的生理挑战。术后康复过程中,有效咳嗽、咳痰是关键环节,这关乎肺部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以及整体康复进程。
一、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胸外术后,麻醉与手术操作会刺激呼吸道,使痰液分泌增多。若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会积聚在肺部,滋生细菌,大大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痛苦。而且,痰液阻塞气道,会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导致肺不张,使肺泡无法正常膨胀,影响氧气交换,造成机体缺氧,延缓康复进程。
二、有效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
(1)准备姿势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坐位时,后背离开床垫,身体前倾,头颈屈曲,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如果选择卧位,应将床头摇高,使身体处于半卧位状态,以减轻对伤口的压力。
(2)深呼吸
在进行咳嗽、咳痰之前,先进行5~6次深呼吸。慢慢深吸一口气,使肺部充分扩张,然后屏住呼吸数秒钟,一般为3~5秒。深呼吸有助于增加肺活量,为咳嗽提供足够的气流。
(3)咳嗽技巧
在屏息后,迅速而有力地咳嗽两次。咳嗽时要用腹部的力量,而不是仅仅用嗓子发出咳嗽声。可以想象自己要将肺部的痰液用力咳出,同时用双手轻轻按压伤口区域,以减少切口张力和振动,减轻疼痛。咳嗽后,立即深呼吸,重复此过程直到感觉呼吸道通畅。
(4)咳痰方法
如果需要咳出痰液,可以尝试深吸气后,用腹部肌肉力量进行咳嗽,使痰液从深部呼吸道上移。咳痰时,要注意将痰液咳到纸巾或痰盂中,避免痰液飞溅造成交叉感染。
(5)借助辅助工具
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可以先做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雾化吸入时,患者应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入,用鼻慢呼出。雾化后,家属可以五指并拢,叩击患者背部,自下而上反复进行,帮助痰液松动并排出。此外,吹气球也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
三、不同切口位置的咳嗽、咳痰方法
(1)切口位于胸壁正中或腹部正中
对于切口位于胸壁正中或腹部正中部位的患者,咳嗽时可以用手捂住或用一个小枕头压住切口部位,力度柔和而有力。这样可以起到支撑切口附近软组织、减少切口扩张的作用,从而缓解咳嗽时的疼痛。
(2)切口位于侧胸壁
切口位于侧胸壁的患者,由于切口附近往往会有胸管,用手捂住或用枕头压住切口的方法难以实施。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夹紧两侧上臂、使其紧贴胸壁,或者让家属帮忙按压侧胸壁后再进行咳嗽,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支撑、减压效果。
四、咳嗽、咳痰的注意事项
(1)疼痛管理
咳嗽、咳痰时,伤口会感到疼痛,这是很多患者不愿意咳嗽的原因之一。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可以在准备咳嗽之前,使用自控镇痛装置(即镇痛泵)预先给予一个剂量的镇痛药物,几分钟后开始咳嗽、咳痰。也可以在使用镇痛药后再继续咳嗽。咳嗽时,用手轻轻按压伤口,也可以减少震荡时引起的疼痛。
(2)咳嗽频次
术后前三天内,患者应在白天每小时从床上坐起来咳嗽、咳痰一次,每次咳嗽十几下,用时约20~30秒。出院后,患者可以尝试咳嗽—深呼吸锻炼,基本方法如下:深吸一口气,屏住数秒后,缓慢吐气,重复5~6次。然后,支撑、压迫切口部位,深度咳嗽一次(无论有无痰液咳出)。白天每一到两小时重复上述过程。
(3)警惕伤口裂开
在术后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者应警惕伤口裂开的风险。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于胸部切口(因肋骨的物理硬度和不可扩张性)。支撑、压迫切口以减轻疼痛的方法,同样有助于减少、避免切口的裂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憋住喷嚏,以免发生鼓膜穿孔、内耳损伤或咽喉部血管破裂等情况。
(4)观察异常情况
出院后,如果发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尽快送医:因伤口疼痛或身体衰弱,无法有效咳嗽、咳痰,伴有或不伴有气急、呼吸困难、发热等表现;咳嗽后发现伤口渗血或裂开(即使是非常小的裂开);咳嗽后发生切口部位的剧烈疼痛,甚至无法正常呼吸;咳嗽后发现切口隆起或有软组织膨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