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传叶  单位: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2683

呼吸是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活动,但对于哮喘患者而言,每一次的呼吸都可能需要面临一定的挑战。在我国,哮喘患病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会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与护理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哮喘也逐渐变得可防可控,但有很多人对于该病的日常护理知识缺乏正确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哮喘疾病,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掌握科学有效的日常护理方法,早日实现“自由呼吸”这一目标。咱们接着往下看。

哮喘是怎么一回事儿?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核心病理改变如下:1.气道炎症:由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2.气道重塑:长期的炎症侵袭会让气道结构发生改变;3.支气管痉挛:气道平滑肌会有异常收缩情况。

典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反复发作的喘息:在呼气时会伴有高调哮鸣音;2.阵发性咳嗽:患者在夜间及清晨的咳嗽症状会更加显著;3.胸闷压迫感:好比胸口被一个重物压着;4.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会有呼吸窘迫。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过敏原:主要有尘螨、花粉以及宠物皮屑等;2.刺激物:比如烟雾、冷空气以及空气污染等,会对呼吸产生刺激;3.感染:主要是指呼吸道病毒感染;4.其他:比如运动、阿司匹林药物、胃食管反流等,也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

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级别:间歇状态:是指症状发作每周<1次;轻度持续:是指症状每周发作>1次,但未达到每日发作;中度持续:是指每日都有症状发作;重度持续:是指症状持续、发作频繁。

环境控制管理

1.卧室环境优化:可以选择使用防螨床罩及枕套,每周都使用60℃的热水来清洗床品,将室内厚重窗帘与地毯移除;室内湿度维持在45%-55%范围内。

2.生活空间管理:可以在住所内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不要使用刺激性清洁剂,任何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且要尽量减少香薰蜡烛等芳香剂的使用。

规范用药方案

1.控制性药物:很多哮喘患者需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像布地奈德等;还有白三烯调节剂,像孟鲁司特等。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每日规律用药,不能随意加减药量或是停用。

2.缓解性药物:常用药物有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平时要随身携带,可以在必要时使用,不要过度使用,防止控制效果不佳。

3.给药技术要点:要掌握“摇匀-呼气-含住-按压-深吸气-屏气-漱口”这个流程,正确用药;对吸入装置进行定期清洁,可以使用储雾罐来提升给药效率。

呼吸功能训练

1.腹式呼吸法:先让患者取舒适坐位,将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吸气,腹部鼓起;再进行缩唇缓慢呼气,使腹部内收,每日可以练习2次,每次练10分钟左右即可。

2.呼吸肌锻炼:可以借助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每日坚持做吹气球练习,可以先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增加锻炼强度。

3.运动处方:像游泳、太极等运动方式都比较适合哮喘患者,但不要在寒冷干燥环境下运动,记得在每次运动前都要充分热身。

病情监测体系

1.峰流速监测:在早晚为患者各测一次,并记录最佳值,构建个人预警线。

2.症状日记:记录患者的症状频率与程度,详细备注药物使用情况,并标记可能的诱发因素。

3.定期评估:患者每月需要做一次ACT测试,每3-6个月要做一次肺功能检查,每年都需要做一次病情的全面评估。

总之,哮喘病情管理好比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马拉松,而非追求短期效果的短跑冲刺,它考验的是患者对日常细节的把控与耐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通过建立“环境控制-规范用药-功能锻炼-定期监测”的四维管理体系,为病情稳定筑牢防线:环境控制需规避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减少诱发因素;规范用药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功能锻炼可选择散步、呼吸操等温和方式,逐步提升肺功能;定期监测则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