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军  单位:广安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3108

七月流火,蝉鸣聒噪。78岁的付奶奶被家人用轮椅急急推进来,她面色灰白,大口喘着气,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沉闷的哮鸣声,仿佛破旧风箱在做最后挣扎。追问病史才知,这几日酷热难耐,付奶奶总觉得口干舌燥,频繁饮水,甚至把冰镇西瓜当饭吃。短短几日,她偷偷喝下的液体远超负荷,脆弱的“发动机”终于不堪重负——急性左心衰发作。

为何水成了心衰患者的“甜蜜毒药”

想象一下,心脏如同我们身体里永不疲倦的泵。健康的心脏强健有力,能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源源不断泵向全身,同时又将代谢后的血液顺利回收。然而,当心脏因各种原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受损,这台“泵”就变得力不从心——这就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心衰的核心问题是心脏的“泵血”功能显著下降,效率大打折扣。此时,身体会启动一系列代偿机制试图弥补,其中之一就是通过肾脏减少水分排出,保留更多液体在血管内,试图增加回心血量,让心脏“多打点血”出去。然而,这就像给一个疲惫不堪的工人强行增加工作量。心脏已经不堪重负,额外的液体负荷使它更加吃力。潴留的液体无法被有效循环,便从血管里渗漏出来,积聚在身体的低垂部位(如下肢形成水肿)或肺部(导致肺水肿,引发致命的呼吸困难)。

三伏天的酷暑,将心衰患者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1. 隐性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高温下大量出汗,水分和盐分(尤其是钠、钾)同时丢失。虽然身体似乎“缺水”,但心衰患者的心脏无法有效处理额外摄入的液体。盲目大量饮水,特别是纯净水,极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一步扰乱心脏电活动,诱发严重心律失常。2. 口渴机制“失灵”:心衰患者体内本就液体潴留,但大脑感知“缺水”的口渴中枢有时会被紊乱的神经体液调节所误导,发出错误的“渴”信号,让人感觉异常口渴,形成“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恶性循环。3. 血管扩张,血压波动:高温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这对依赖一定血压来维持重要脏器灌注的心衰患者不利,也可能影响心脏供血。4. 空调使用不当的陷阱:频繁进出温差过大的环境(如从酷热的室外进入低温空调房),会引起血管急剧收缩或舒张,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急性发作。

三伏天心衰患者的“喝水”智慧

1.明确你的“生命线”:每日液体限量

遵医嘱是关键:每位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状况(如肾功能)不同,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严格的每日液体总量限制。这个数字通常是1500-2000毫升左右(具体限量请务必咨询您的主治医生,他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方案)。这包括了所有入口的液体形式:白水、汤、粥、牛奶、豆浆、果汁、饮料、甚至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葡萄等)和冰淇淋!

2.“斤斤计较”:学会精确记录出入量

    入量记录:准备一个有刻度的水杯和一个小本子(或使用手机APP)。每次喝水、喝汤、喝牛奶等,都用量杯量好,并立即记录下来。不要凭感觉估计。

    “隐形水分”追踪:特别注意食物中的水分。一碗粥≈200-300ml水;一片西瓜≈100ml水;一个苹果≈100ml水。吃这些食物时,要相应减少饮水量。避免食用含水量极高的食物(如大量西瓜、冬瓜汤)作为主食。

    出量估算:留意尿量变化。如果尿量明显减少(尤其在使用利尿剂后仍少尿),或体重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是极其危险的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3.科学饮水法:小口慢饮,定时定量

    拒绝“牛饮”:即使口渴,也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将每日限量分配到全天小口、多次饮用。

    固定饮水时间:可以设定几个固定的饮水时间点(如晨起、上午10点、下午3点等),每次饮用固定量(如每次100-150ml),避免在非设定时间随意饮水。

    缓解口渴小技巧:1.含冰块/冰片:让冰块在口中慢慢融化,能有效缓解口干感,实际摄入水量很少。2.凉水漱口:含一口凉水漱漱口再吐出。3.柠檬水润唇:在嘴唇上涂抹少量柠檬水(注意不要舔食),清凉感能减轻口渴。

控制环境温度:使用空调或风扇将室温控制在26℃左右,湿度适宜(50%-60%),减少不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和口渴感。避免在正午高温时外出。

4.严控“钠”敌:低盐饮食是控水的盟友

    盐是“锁水剂”:高盐饮食会加剧口渴感,并促使身体潴留更多水分,直接抵消利尿剂效果,大大增加心脏负担。

    严格限盐:目标是每日食盐摄入量< 5克(约等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严重心衰患者可能需要< 3克。这包括烹饪用盐、酱油、蚝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以及咸菜、腊肉、香肠、方便面、饼干等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烹饪技巧:多用葱、姜、蒜、醋、香料(如八角、桂皮、花椒)、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盐来提味。尽量在家做饭,避免外卖和餐馆食物(通常高盐高油)。

5.体重:最灵敏的“警报器”

    每日清晨自测:养成习惯,每天清晨起床后、排尿后、进食前,穿着相同的轻薄衣物,用同一台秤测量体重。

    解读信号: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或每天持续增长超过1公斤),是液体潴留加剧、心衰恶化的最早期、最灵敏的预警信号!这通常比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要早得多。

立即行动:一旦发现体重异常快速增加,务必立即联系医生!医生可能需要调整利尿剂用量或其他药物,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误区澄清:别让“常识”害了你

误区一:夏天出汗多,多喝水排毒养颜。

“排毒”是健康肾脏的工作,心衰患者肾脏负担本就重,过量饮水只会雪上加霜。排的是“汗”,丢的是“命”。

    误区二:不渴就不用喝,渴了再喝就行。

    如前所述,心衰患者的口渴感常常不准确。必须依据医生规定的每日限量来喝,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口渴时也要控制量,用缓解技巧代替豪饮。

误区三:喝汤、吃水果不算喝水。

 汤、粥、牛奶、豆浆、果汁、西瓜、葡萄等含水量高的食物,都是液体摄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计入每日总限量!一碗鸡汤下肚,可能就占了你一天饮水配额的十分之一。

  误区四:体重涨一点没事,水肿消了就好。

体重的快速、显著增加是心衰恶化的明确红灯。水肿是结果,体重是预警。等到水肿明显、喘不上气再处理,往往病情已十分危重。早发现(体重异常增加)、早报告、早干预是保命关键。

何时紧急就医

1.严重、持续的呼吸困难,尤其平躺时加重(端坐呼吸),或夜间憋醒(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超过2公斤。

3.下肢或身体低垂部位水肿进行性加重,甚至蔓延至腹部、腰骶部。

4.持续的心悸、心跳过快或不规则。

5.极度疲乏、虚弱,日常轻微活动(如洗漱、穿衣)都感到极度困难。

6.频繁的干咳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7.意识模糊、反应迟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