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该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护理也很关键。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向空气中释放细菌。这些微小的飞沫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他人吸入后有潜在感染的风险。
密切接触:除了空气传播外,肺结核也可通过长时间与患者密切接触引起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其他人群聚集的地方尤为常见。密切接触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较弱时,例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个体。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肺结核患者应去正规机构接受治疗,并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切勿随意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呼吸、脉搏、体温变化的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加剧或高热现象,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去医院复诊,避免病情加重;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也要立即就医;服药时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以及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若肺结核患者在夜间出现盗汗现象,应及时擦干身体,勤换内衣裤,并做好保暖工作;一些全身乏力的患者则要适当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对咳嗽较为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止咳剂。
心理护理:肺结核给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有必要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结合健康教育,加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以改善病人的治疗配合度。与此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病史和基本资料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能迅速理解其疑惑和担心,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减轻患者对医院治疗的恐惧。在和患者交流时,要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通过言语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以提高其治疗信心。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言谈状况,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精神异常。
饮食护理: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高纤维素食物,并要确保营养搭配均衡,所食用的食物要确保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比例均衡,荤素搭配,尽可能选择多种食物,最大程度地发挥食物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以满足患者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避免此病反复发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类食物易生燥热,反而会导致肺结核病症加重;鱼、虾、蟹等海鲜也尽量不要食用,此类食物会助长湿热,不利于患者恢复。若患者有吸烟、饮酒史,应尽早戒烟戒酒。
运动护理:肺结核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考虑适当的运动护理,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和促进康复。然而,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过度的运动或是剧烈的运动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运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建议患者选择轻度至中度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或温和的体能训练,以增强肺功能和身体素质。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氧气的利用效率,提高肺部功能,促进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从而促进恢复和康复。同时,定期运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情,缓解焦虑和压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患者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前,应咨询医生以获取合适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频率。
健康指导:肺结核患者要注意消毒隔离工作,近身使用的餐具需用煮沸水进行擦洗,剩余饭菜也不可随意丢弃,而是要煮沸十分钟之后再丢弃;痰盂、便器等在用过之后要认真消毒;在天气较好时也要对床上用品进行暴晒,不随地吐痰,若有痰液须吐在纸袋中,并尽量焚烧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在公共场合要佩戴好口罩,在想要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捂好口鼻,同时要尽量与家人分桌进食、分床而睡;定期对房间进行消毒;若肺结核患者处于活动期,则暂时不要怀孕、接吻或是结婚;医院工作人员应将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使其能明确肺结核的概念、病因、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同时也要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影响因素,并为其提供网络或电话答疑服务。
总之,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做好相关护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使治疗方案得到有效贯彻,这样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避免结核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