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岑裕华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9
1262

肺结核——这个听起来有些年代的疾病,其实从未真正远离我们的生活。它不挑时间地点,也不分年龄身份,只要存在传播条件,就可能悄然侵袭。但请别紧张,肺结核完全可防、可控、可治愈!今天,我们将为您系统梳理肺结核的核心知识、预防要点和治疗关键。

一、认识肺结核的关键特征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不等于立即发病,这是我们理解肺结核的基础。大多数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迅速将入侵的细菌“控制”起来,形成潜伏性感染状态。此时感染者通常没有任何不适,也不具备传染性。但当免疫力下降时(如经历重病、营养不良、长期疲劳、患有糖尿病或步入老年),这些休眠的细菌就可能苏醒繁殖,导致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这是最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痰中带血或咯血(这是更危险的警报);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可浸透衣物);深呼吸时诱发的胸痛;持续疲惫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当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咳嗽持续不愈或痰中带血时,务必立即前往呼吸科就诊。

二、构建全面的预防体系

预防肺结核需要从增强自身免疫力和阻断传播途径双管齐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免疫力的基石: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确保7-8小时高质量睡眠;每周进行适度运动激活免疫细胞;保持积极心态缓解压力。阻断传播的关键在于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三次、每次30分钟,能让飞沫无所遁形;养成咳嗽礼仪至关重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内侧遮挡,之后要立即洗手;在人员密集场所或探视肺结核患者时,佩戴合格的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建立防护屏障。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重症结核病,虽然其对成人效果有限,但仍是重要措施。高风险人群(如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应主动筛查,定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病变。

三、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确诊活动性肺结核后,患者和家属首先要明确:这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现代医学已有非常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治愈的核心在于坚持规范使用医生开出的多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之所以需要联合用药,是因为不同药物攻击结核分枝杆菌的机制各异。这种“多管齐下”的策略能更彻底地杀灭细菌,并最大限度防止细菌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避免形成更难治疗的耐药结核病(如耐多药结核病,MDR-TB)。整个疗程通常需要耐心坚持6到9个月,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强化治疗期(通常2-3个月):使用作用较强的药物组合,快速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细菌,使症状迅速缓解并显著降低传染性。2.巩固治疗期(通常4-6个月):继续服用特定的药物组合,彻底清除体内残余的、生长缓慢的休眠菌,防止复发。严格遵守医嘱是成功的关键,按时按量、全程服药:必须每天定时定量服用所有药物,不可遗漏任何一次。严禁自行调整药物:即使咳嗽、发烧等症状在治疗几周后明显减轻或消失,也绝对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因为体内细菌可能尚未完全清除,过早停药会导致细菌死灰复燃、治疗失败。更严重的是,残存细菌可能进化成耐药菌株,使后续治疗变得极其困难和漫长。定期复诊至关重要:医生会通过检查痰液(如痰涂片、痰培养)、影像学检查(胸片或CT)、血液化验等评估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并据此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肺结核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早期识别症状并立即就医,早期诊断避免延误,早期规范治疗防止传播。通过科学认知消除恐惧,用正确防护构筑屏障,以规范治疗重获健康。当每个人都掌握并践行这些防护知识时,我们就能共同构筑抵御肺结核的全民防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