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2孩子生病时,家长们很容易凭着直觉给孩子用药。但要知道,儿童的器官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等情况和成人有本质区别。用药时稍有失误,就可能让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学习儿童用药的相关知识,用科学的方法给孩子用药。
剂量:精准把控是关键,绝非 “成人减半”
很多家长觉得 “孩子吃的药,按成人剂量减半就行”,这其实是个常见的误区。儿童用药的剂量要综合考虑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以及病情等多种因素,可不能简单地按成人剂量折算。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体机能差别很大。比如新生儿,肝肾功能还很弱,要是按成人的比例用药,药物很可能在体内堆积,导致中毒;而青少年身体发育接近成人,有些药物的剂量可能和成人差不多,但还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体重是计算儿童用药剂量常用的依据,家长可以按照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每公斤体重的用药量,再结合孩子的实际体重来计算。不过要注意,有些药物有每日最大剂量的限制,就算孩子体重较重,也不能超过这个量。
体表面积这种计算方式,多用于特殊药物或者病情较重的患儿。它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支持,但能让用药更精准。
家长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或医嘱,还要用专用的量具,别用普通勺子估算剂量,以免不准确。
剂型: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提高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
儿童吞咽能力比较差,对药物的味道也很敏感,选对适合的剂型,既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也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保证治疗效果。
常见的适合儿童的剂型有这些:口服液体制剂,像糖浆剂、混悬剂,适合婴幼儿和吞咽困难的孩子;颗粒剂用温水冲开后,味道相对温和,孩子容易接受;咀嚼片适合已经有一定咀嚼能力的大龄儿童;泡腾片一定要先溶解在水里再给孩子喝,直接放进嘴里会有窒息的危险。
成人常用的片剂、胶囊剂不适合儿童。孩子吞咽起来很困难,容易卡在喉咙里引发危险,而且千万不能自己把片剂或胶囊剂掰开、碾碎给孩子吃,这样可能会破坏药物结构,影响药效,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家长买药时,尽量选儿童专用剂型。如果没有合适的,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整成人剂型的剂量和用法。
禁忌:牢记用药禁忌,避免危险发生
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更敏感,所以用药有很多禁忌,家长们一定要记牢,避免因为用药不当给孩子带来伤害。
首先,儿童禁用的药物一定不能用。比如喹诺酮类抗生素,18 岁以下不能用;四环素类抗生素,8 岁以下不能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其次,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影响药效或者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就像头孢类药物和酒精一起用,可能会引发危险。所以给孩子用多种药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另外,还要关注儿童的特殊生理状态。比如孩子发热时,别同时用多种含退热成分的药;感冒时,要避免用含伪麻黄碱的药物。
给孩子用药后,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带孩子去医院。
总之,儿童用药可不能马虎,家长们要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掌握正确的原则,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用药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