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葛晓花  单位:哈密市伊州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1
43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小心翼翼,关注着孩子的每一个细节。然而,有一种情况却常常让家长们头疼不已,那就是小儿积食。积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又该如何进行调理呢?

认识小儿积食

积食,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吃进去的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停滞积聚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就好比一台精密运转的小机器,突然超负荷运转,食物无法及时被“加工处理”,只能在机器内部堵塞堆积,从而形成积食。

小儿积食的判断方法

1.看食欲

食欲变化是小儿积食最常见的信号之一。原本胃口很好、吃饭香的孩子,突然变得食欲不振,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还有些孩子,积食初期可能表现为食欲大增,但这种食欲亢进并不是真正的健康需求,而是因为食物积滞在胃肠,胃排空时间延长,产生了一种虚假的饥饿感。若孩子持续出现这类食欲异常,家长们需警惕积食问题。

2.观睡眠

睡眠质量也能反映孩子是否积食。积食的孩子往往睡不安稳,夜间容易频繁翻身、踢被子,有的还会咬牙、说梦话,甚至突然惊醒啼哭。这是因为胃肠中有积滞,食物在体内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导致胃肠持续蠕动“加班工作”,就像身体里有个“小闹钟”在捣乱,刺激神经,干扰睡眠节律。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当肠胃处于紊乱状态时,胃气不降反逆,影响心神安宁,进而影响睡眠。若孩子长期睡眠不佳,家长需留意是否存在积食问题。

3.察口气

口气也是判断积食的重要依据。凑近孩子嘴边闻一闻,如果能闻到明显的酸腐气味,就像食物发酵后的那种味道,那就很有可能是积食了。这是因为食物积滞在胃肠,消化受阻,胃气上逆,才让口气变得如此难闻。

4.摸肚子

轻轻摸摸孩子的肚子,如果感觉肚子胀胀的,而且温度比其他部位略高,孩子可能还会说肚子不舒服,不让碰,这也提示积食的可能性很大。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肚子应该是柔软、温热且没有胀满感的。

5.看大便

大便的状态能直观地反映孩子的消化情况。积食的孩子,大便可能会变得干燥,排便困难,好几天才拉一次,而且大便的气味特别臭,像臭鸡蛋的味道。

小儿积食的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

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孩子一次进食过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每餐的食量。比如,对于较小的宝宝,可以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对于已经添加辅食或正常吃饭的孩子,每餐七八分饱即可,不要强迫孩子把碗里的食物都吃完。

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主食可以选择一些粗粮,如玉米、燕麦、糙米等,它们比精细米面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减少油腻、辛辣、甜腻以及生冷食物的摄入,像炸鸡、辣椒、蛋糕、冰淇淋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容易导致积食。

让孩子多喝水,充足的水分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能预防大便干燥。每天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孩子口渴了才想起喝水。

2.小儿推拿

(1)揉板门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时,家长用拇指指腹按揉孩子的板门穴,每次揉100-200下,每天1-2次。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积食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清大肠

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从食指尖到虎口成一条直线。家长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掌,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虎口推向食指尖。每次推100-200次,每天进行1-2次。清大肠可以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有助于改善积食导致的大便不通、便秘等问题。

(3)摩腹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将手掌搓热后,放在孩子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沿着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1-2次。摩腹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食物,缓解积食引起的腹胀、腹痛等不适。

3.适当运动

天气好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到户外玩耍,比如散步、跑步、跳绳、踢球等。每天保证孩子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既能让孩子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发育,又能帮助消化食物,减少积食的发生。

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不能外出活动,也可以在室内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让孩子跟着音乐跳舞,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亲子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同样能让孩子动起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症状。

4.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也对脾胃功能的恢复有帮助。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促进脾胃功能的修复和调整,有助于消化吸收,预防积食的发生。

5.情绪调节

孩子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消化功能。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孩子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积食等消化问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总结

小儿积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只要家长们掌握了正确的判断方法和调理措施,就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缓解积食症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脾胃,茁壮成长。希望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孩子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