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卿艳花  单位:湖南省新化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发布时间:2025-07-31
119846

作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医生,今年6月份我接诊了几个特殊的小患者。他们一开始都是眼睑浮肿,家长以为是没睡好或过敏,没太在意,直到孩子出现发热、咽喉痛等症状才来就诊,检查后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而这背后的“元凶”就是EB病毒。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亲吻、共用餐具、分享食物等都可能导致感染。儿童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4-15天,发病时症状多样,一般都有发热,体温多在38-40℃,持续一周到数周不等;咽喉部红肿疼痛,扁桃体上可能有黄白色分泌物或覆盖一层假膜;颈部、腋下等部位的淋巴结会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用手摸能感觉到黄豆或花生米大小的硬结,按压时可能有轻微疼痛,一部分患儿有眼睑浮肿,皮肤可出现皮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疾病,6月份接诊的那几个孩子,就是因为家长没及时发现,导致病情拖延。其中一个4岁的小女孩,眼睑浮肿四天后开始发烧,体温到39℃,吃了退烧药也不见好转,还说嗓子疼得咽不下东西,来医院检查时,颈部淋巴结已经肿得很明显,查血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EB病毒检测阳性,最终确诊。这类病例提醒我们,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孩子感染EB病毒后,家长要做好护理。发热时要多给孩子喝水,促进排汗散热,体温超过38.5℃时,可按医生建议服用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避免自行加大药量。让孩子多休息,减少活动量,尤其是发病初期,过度劳累会加重身体负担。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吞咽的食物,比如粥、烂面条、蛋羹等,避免辛辣、坚硬的食物刺激咽喉。每天用温盐水给孩子漱口,能缓解咽喉疼痛。

就医后,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会查血常规,看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还可能做 EB 病毒抗体检测等来明确诊断。大多数孩子症状较轻,不需要特殊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比如用退烧药降温、用生理盐水雾化缓解咽喉不适。但少数孩子可能出现并发症,比如肝功能损害、脾肿大,这时候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保肝药物;对于脾肿大的患儿,会叮嘱家长照看好孩子,避免接触腹部的运动,以防脾破裂。

预防EB病毒感染,关键要做好日常防护。要告诉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来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双手。不要让孩子和他人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家长也不要随意亲吻孩子的嘴巴,减少唾液传播的机会。孩子的餐具要定期消毒,用开水煮沸10分钟以上就能杀死病毒。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玩具、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

家长还要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在EB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眼睑浮肿、持续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不要自行用药。像6月份那几个病例,如果家长能在眼睑浮肿时就引起重视,早一点来检查,就能更早干预,减轻孩子的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EB病毒感染后可能在体内潜伏,成年后少数人可能会因为免疫力下降而再次激活,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会产生抗体,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次发病。不过,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感染后的表现和恢复情况也有差异。

在护理患病孩子时,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这种疾病虽然症状看起来吓人,但多数预后良好,只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护理,孩子很快就能康复。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玩玩安静的游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养病。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身健康,照顾孩子时做好防护,避免被感染。

学校老师也要多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如果班里出现类似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并对教室进行消毒。教育学生不要共用水杯、毛巾,发现同学有发热、咽喉痛等症状时,提醒他们及时告诉老师。

总之,EB病毒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做好预防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和护理,就能有效应对。作为儿科医生,我希望家长们都能多一份警惕,少一份侥幸,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