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当我们身体中的细胞(像一块块砖对我们的身体进行堆砌)出现变异、变坏,而且开始变得不受控制疯狂复制,变为一团,就是肿瘤。按照性质可以将肿瘤划分成良性、恶性两种,良性肿瘤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边缘比较清晰、还没有发生扩散变化。如果是恶性肿瘤,那么就会生长得很快,边界看不清楚像杂草一样,对健康的细胞组织进行攻击和伤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其他器官中,加重病情,很容易死亡。
在出现肿瘤之后,尤其是恶性肿瘤很容易出现贫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出现贫血。
首先,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铁元素、维生素B12等成分作为营养原料,而这些成分均为造血原料,当肿瘤细胞将这些成分抢走,红细胞就缺乏足够的造血原料来产生血液。比如胃癌,肿瘤在胃部生长,会使胃部的黏膜屏障被破坏,导致身体不能将食物中的铁元素有效吸收,从而出现缺铁性缺血。而且胃癌、肠癌使胃肠位置的黏膜屏障坏了之后,会对血管造成威胁,血管容易破,血液从破掉的血管中流出,长时间流血就会导致贫血。
其次,当肿瘤疾病发生到晚期时,细胞中流出一些比较特殊的物质,这些特殊物质能够跟随血液留到营养丰富的骨髓(就像是我们身体红细胞的加工工厂)中,将骨髓中的营养物质吸收,这些肿瘤组织还会将正常造血空间挤占,对正常红细胞产量降低。而且一些肿瘤细胞还会将骨髓细胞中的巨噬细胞绑走,导致正常造血微环境被破坏,将原本属于红细胞的铁元素抢走,使造血工厂受到破坏,不能正常生产红细胞,红细胞生成减少。
再者,肿瘤疾病还会释放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就像是汽油一样,会使身体中肿瘤细胞的血管持续生长,便于肿瘤细胞获取更多营养通道,持续提供生长营养,免疫细胞也会被“叫醒”,前来支援杀灭肿瘤细胞,反而被肿瘤细胞利用,促进肿瘤细胞发展,加重病情。这些炎症因子还会对特代谢进行干扰,减少红细胞存活时间,引起贫血。
另外,对于恶性肿瘤主要会采取化疗或者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有副作用,会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等造成伤害,对红细胞生产过程造成影响。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也会对骨髓微血管环境被破坏,导致环境不能生成红细胞。
当肿瘤遇上贫血后,该如何应对?下面来具体说说。
第一步,需要通过临床症状表现、血常规检查、铁代谢检查等摸清为什么出现贫血,然后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比如,缺铁性贫血(脸色比较苍白,且指甲变脆)要口服铁剂和维生素C,巨幼细胞性贫血(手脚麻木,舌头发红)要注射维生素B12和叶酸,慢性病性贫血(炎症指标和铁蛋白都比较高)要注射促红素和控制感染,化疗相关贫血(出现在化疗后的1-2周)需要输血。
第二步,需要对贫血具体程度进行评估,按照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比如,轻度(容易感到疲劳,脸色会比较白,偶尔会觉得头晕)要口服铁剂和食补,中度(容易感到心慌气短,爬楼的时候会气喘)要注射促红素,危急情况(卧床不起,嘴巴发白)要输血并调整化疗方法。
第三步,通过食物补充营养物质,要多吃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这些食物中有着丰富铁元素,能够补充被肿瘤细胞偷走的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绿叶菜,这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叶酸等,有助于红细胞成长。多吃鱼肉和豆制品等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可以为造血加工提供足够原材料。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等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血常规、血压、铁代谢、营养指标等多项指标变化。在发现肿瘤合并贫血后,需要对原因进行排查,然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还要判断贫血严重程度,使治疗更具个性化,还要注意饮食调整,在使用相关药物与铁剂使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确保措施有效改善贫血状态,从而避免贫血加重病情。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喝浓茶或者咖啡,注意观察体重变化。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