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一旦患病,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护理也很关键。
支气管扩张的危害
1.导致呼吸困难:支气管扩张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气流受限,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气促、气喘等症状。
2.肺功能下降: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病变范围扩大,损害肺功能,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还可能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
3.影响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症状,如果反复继发感染,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4.引发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发展,还可能引发肺气肿、肺大疱、肺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支气管扩张护理
1.饮食护理
对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来说,尽量提供高热量和高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这样才能够做好营养补充。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咳嗽症状。在日常蔬菜和水果的选择上,应选择对支气管扩张有益的,尽量避免吃甘温性的水果和蔬菜,例如橘子、李子、杏、桃子等。还要注意多鼓励患者饮水,每天最好饮水达到1500ml以上,充足的水分更加有利于痰液的稀释,有助于排痰。此外,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在进食前后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2.用药护理
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还需要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药和支气管舒张药,例如可口服阿莫西林或吸入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应谨遵医嘱,不擅自调整药量或停药。同时,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还需要使用一些抗菌药物,但是,这些抗菌药物应严格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滥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3.心理护理
由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过程较为困难且难以治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在感受到该疾病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甚至绝望感。对此,做好相应的心理指导也尤为重要。首先,应当让患者积极了解这一疾病,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从而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在患者出现各类不良症状时,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应当进行陪伴和安慰,使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由于情绪剧烈波动而加重病症。
4.体位引流与排痰护理
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的重要方法。通过改变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入较大的支气管并咳出。引流前可先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准备好引流所需的物品,如痰杯、纸巾。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引流。如病变位于上叶,采取头低脚高的俯卧位,病变位于中叶或下叶,采取侧卧位。每次引流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1-2次。引流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将痰液咳出。引流后应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记录引流出的痰量和性质,以便评估引流效果。
排痰护理。除了体位引流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帮助患者排痰,如拍背、吸痰等。拍背时,应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坐位,用手掌空心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以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但需要注意的是,吸痰时应避免损伤支气管黏膜和肺泡。
健康教育与预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支气管扩张复发的重要措施。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知识,使其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病情;告知患者应避免受凉感冒、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教会患者如何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咳嗽、咳痰、咯血),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支气管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勤漱口、多刷牙,并定期更换牙刷,以减少细菌下行至呼吸道引起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