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志远  单位:巴中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89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乏力、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体肺循环障碍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好。

从中医角度看心力衰竭原因

1.外邪侵袭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外邪入体后气道不畅导致的肺气壅塞有关。而心脏掌血,肺部掌气,气血是互通互用的。一旦肺气不足、肺部受损,就会引起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最终就会引发心衰。

2.饮食不节

长期饮食不当会损伤脾胃,久而久之,则会积湿成痰。当痰湿上行阻碍到心肺后,不利于脉道通畅,也会导致心气鼓动无力,进而诱发本病。

3.情志失调

过度的忧虑、抑郁会伤脾,而经常生气则伤肝,当肝脾都受损时,则会引起痰阻气滞、血行不畅。而痰郁也可化热为火,可导致淤血内生,引起心脉痹阻,最终可能导致心衰。

4.久病体虚

年事过高或者久病体虚,都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和心脉瘀滞。另外,患病迁延时间过久,也会耗气伤津,这时如果伴情志不节的情况,就会耗损阴阳,出现心衰。

辨证论治

气阴两虚、心血内瘀型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悸,活动后加剧;常出现乏力、头晕目眩、盗汗、烦躁失眠等症状。患者舌质偏红,脉象细数。治疗该类型患者多采用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各种草药的剂量为:麦冬15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五味子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酸枣仁15克,并根据患者个别症状进行药物加减。如若患者心悸、盗汗严重,则可在此药方的基础上加知母10克、黄连3克。该药方具有养心活血的功效。

阴阳皆虚型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青灰,心悸、憋喘严重,同时尿量减少,四肢肿大,烦躁不安,常汗流浃背。患者舌苔白,脉象沉。治疗该类型患者主要选用龙牡汤加减。各种药物的剂量为:龙骨30克、牡蛎30克、五味子10克、红参5克、炙甘草10克、山茱萸15克、附片15克,并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药物加减。如若患者出现急喘哮鸣的症状,则应当在药物中附加5克黑锡丹进行治疗。该药方具有补气回阳的功效。

心肺气虚型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胸闷、咳嗽剧烈、咳白色痰、心悸、乏力。舌质暗红,脉结代。治疗选用养心汤加减。各种药物的剂量是20克黄芪、15克党参、10克当归、半夏、炙甘草、桂枝以及川芎并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药物的加减。如若患者的嘴唇以及指甲泛紫,则可以在药方中加入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10克桃仁,以此来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如若患者咳白色痰、平卧憋喘,则应当在药方中加入桑白皮15克以及葶苈子,以达到泻肺的功效。该药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化痰活血、补心益肺。

心肾阳虚型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心悸、气短、喘息、畏寒、腰背酸痛、尿量减少,舌苔白,脉结代或沉细。治疗该类患者主要采用真武汤合四物汤加减。基础药方为:白术15克、附片15克、泽兰15克、茯苓15克,干姜5克,当归10克,桂枝9克,并随病情不同加减药物。如若患者在症状上出现疲惫,则可在药方中加入30克黄芪,10克党参,可实现补气的作用;如若患者出现恶心等症状,则可以在药方中加入9克陈皮、10克半夏,以此来实现健胃消食的作用。

总之,心力衰竭作为一项重大的心血管健康挑战,尽管带来了诸多困难,但通过科学的中医医疗干预与日常生活方式调整,其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