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鑫  单位: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1025

支气管哮喘属于遗传及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咳嗽以及喘息症状,疾病以反复发作、控制后仍有高复发率为特征之一,所以在疾病控制的方法策略中,中西医结合防治理念主要通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概念辅助降低疾病复发概率。

西医控制炎症

西医治疗中,通过合理用药控制炎症以及长期管理病情是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的关键所在,其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所有治疗方案的基石,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并减少气道重塑,同时根据个体情况联合应用β受体激动剂、支气管扩张药物,但需要注意,西药的应用一定不可擅自停药,不喘就停药会加重病情,疾病无症状时炎症问题仍然存在,并且这一行为会直接导致疾病复发概率提升。

在西医治疗理念中,环境控制是预防支气管哮喘复发的关键措施,核心理念就在于规避过敏原,例如尘螨过敏的患者需要定期家庭除螨,花粉传播季节需要佩戴口罩外出,家中禁止饲养宠物等,都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的环境防控措施。另外,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也能帮助预防感染、降低呼吸道感染的诱发风险,所以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疫苗接种也是辅助预防复发的手段之一。

中医调理体质

中医预防支气管哮喘复发的方法可分为内治、外治以及食疗调理三种。根据辨证施治的中医学理念,支气管哮喘大体可分为脾虚痰湿型、肺肾阳虚型、气郁质三种主要证型,脾虚痰湿型患者容易疲劳,并且痰多,需要使用健脾化痰的策略进行内治调理,推荐使用六君子汤进行方剂内治;肺肾阳虚型患者多畏寒,并且日常容易腰膝酸软,中医内治需要温肾纳气,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冬虫夏草制剂较为合适;气郁质患者多由于情绪、焦虑等问题导致疾病复发,所以应当疏肝理肺,使用哮喘宁颗粒较为合适。

中医外治法中,针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可以选择三伏贴、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选用穴位多见肺俞穴、足三里穴、定喘穴等,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药物外用以及穴位刺激帮助温通经络、减少冬季发作。

食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多以调理体质的辅助作用为主,痰湿型患者可以日常饮用陈皮薏米水帮助健脾祛湿、减少痰浊内生,气虚型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五指毛桃煲瘦肉,帮助补气益肺、增强卫外功能,而阴虚燥咳型患者则可以多食用川贝炖雪梨,用以润肺止咳、缓解气道干燥。

中西医协同

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二者协同防治能够获得1+1>2的效果。在急性发作期内,可以首先使用西药快速缓解症状,而后辅以定喘汤等清热化痰的中成药汤剂帮助减轻炎症反应,进入疾病缓解期后,可以将西医用药调整为阶梯式用药方案,同时辅以中医调理体质,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或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由此发挥协同作用、减少疾病复发概率。

患者自我管理

中西医联合防治同样需要患者持续的自我管理才能达到长期有效管理疾病的目的,患者可以建立日常记录疾病发作日记的习惯,并在每次发作后自我分析、追踪诱因,由此不断完善生活中的防控策略。

另外,患者可以逐步建立运动习惯,选择合适且感兴趣的低强度运动,长期坚持可辅助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降低复发概率,同时也可利用中医的情志管理理念,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疏解情绪压力,降低发作概率。

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策略中,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方法选择中,也应当结合各自优势。急性期着重西药控制,缓解期着重中医调理,通过西医抗炎治标、中医调体固本的协同机制,由此才可最大程度发挥中西医结合的防控效果,提高疾病的长期管理效用,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复发概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