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飞  单位:西部战区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1854

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化疗、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生命线,其居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导管的使用寿命及并发症风险。以下从日常活动管理、导管维护规范、异常情况处理三大维度,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的居家护理指导。

一、日常活动管理:安全为先,灵活调整

(一)穿衣与脱衣技巧

1.衣物选择:优先选择宽松、柔软、开衫式衣物,避免袖口过紧摩擦导管。建议使用弹性绷带或专用固定器将导管固定于手臂上方,减少活动时导管移位风险。

2.穿脱顺序:穿衣时先穿置管侧手臂,脱衣时先脱健侧手臂,防止牵拉导管。

(二)沐浴与防水措施

1.防水方法:沐浴前用保鲜膜包裹置管部位,上下边缘用胶布密封,或使用PICC专用防水护套,确保贴膜区域干燥。

2.沐浴后检查:擦干身体后立即检查贴膜是否松动、潮湿,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三)家务与运动限制

1.家务建议:可进行轻度家务,但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拖地、晾晒衣物等需用力伸展手臂的活动。

2.运动限制:禁止游泳、打篮球、引体向上等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或断裂。可进行握拳、手腕旋转等轻度活动,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四)睡眠姿势调整

1.避免压迫:睡觉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手臂。

2.垫高手臂:建议平躺或侧卧时将手臂适当垫高,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

二、导管维护规范:细节决定成败

(一)观察与记录

1.每日检查: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渗液,导管外露长度是否变化,贴膜是否卷边或潮湿。

2.测量臂围:每周测量置管侧上臂中段臂围,与置管时的记录对比,若增加超过2厘米需警惕血栓形成。

(二)敷料与接头更换

1.更换频率:正常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若出汗多或敷料污染需及时更换。

2.操作要点:更换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碘伏或酒精棉片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待干后贴上新敷料。

(三)冲管与封管方法

1.冲管时机:输液前后、两次输液之间需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防止血液回流堵塞导管。

2.封管方法:使用肝素钠盐水或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正压封管,确保导管内无残留药物。

(四)输液接头维护

1.更换频率:每周更换一次无针输液接头,更换时严格消毒接口,避免污染。

三、异常情况处理:冷静应对,及时就医

(一)常见异常及处理

1.穿刺点红肿、疼痛:可能是局部感染,需加强消毒,涂抹抗生素软膏,并覆盖无菌敷料。若症状加重或伴发热,立即就医。

2.导管回血:轻微回血可尝试平卧、抬高置管侧手臂,用生理盐水冲管。若回血较多或导管堵塞,切勿强行推注,需联系医护人员处理。

3.贴膜卷边、潮湿: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尽快到医院更换敷料。

(二)紧急情况处理

1.导管断裂或破损:立即用止血带或弹力绷带扎紧置管侧上臂(近心端),防止空气栓塞或血液外流,并立即就医。

2.穿刺点渗血、渗液: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若无法止血或渗液量多,需就医处理。

3.手臂肿胀、疼痛:可能是血栓形成,需立即停止置管侧手臂活动,抬高患肢,并尽快就医进行超声检查。

四、居家护理小贴士

(一)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避免吸烟和饮酒。

(二)定期随访: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和X线检查,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三)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时解决护理中的困惑。

(四)准备应急包:家中常备无菌敷料、消毒棉签、弹性绷带、记录本等,以便随时应对异常情况。

结语

PICC导管的居家护理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细心与耐心。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既能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在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异常,切勿自行处理,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到医院就诊。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