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芳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3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我国60岁以上人群慢病患病率高达78%。营养不良是慢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约41.2%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加速疾病进展、削弱免疫力,形成“疾病-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恶性循环。因此,科学补充营养对改善慢病预后至关重要。

慢性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

1.疾病本身影响:不同慢性病对营养状况影响有别。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问题,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导致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影响维生素D活化和钙磷代谢,同时还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这也造成多种营养素缺乏。

2.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会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如降压药可能引发低钾血症,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抗癌药损害正常细胞,使患者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减少营养摄入。

3.饮食限制:为控制病情,慢性病患者常需限制饮食。如高血压患者限盐、痛风患者控制高嘌呤食物,若限制过度或饮食结构调整不合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营养不良如何拖垮免疫力?

1.免疫细胞活性降低:蛋白质、维生素A/C/D及锌等营养素缺乏会直接抑制免疫细胞增殖与功能,增加感染风险。例如,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T细胞活性下降,而锌缺乏会阻碍抗体合成。

2.炎症反应失控:慢性炎症是慢病核心机制之一。促炎饮食会加剧炎症因子释放,而抗氧化营养素不足无法中和自由基,破坏免疫平衡。

3.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营养不良使肠道黏膜萎缩,益生菌减少,肠道通透性增加,毒素和病原体更易侵入。地中海饮食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免疫功能。

慢性病患者如何科学补充营养?

1.膳食调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增加抗炎食物摄入,如西兰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浆果类水果,全谷物和深海鱼类。它们富含Omega-3脂肪酸及抗氧化剂,可减轻炎症。同时,控制促炎饮食,减少红肉、加工食品及精制糖摄入,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豆类),采用分餐制减轻胃肠负担。

2.精准补充关键营养素:蛋白质方面,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粉可改善肌肉流失,适合老年或术后患者。补充维生素D和钙可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免疫;B族维生素能改善能量代谢、缓解神经病变;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屏障功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如全营养粉剂,适用于进食受限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者。

3.个性化方案:不同慢性病患者营养需求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增加Omega-3脂肪酸(鱼油)、膳食纤维摄入,限制饱和脂肪;糖尿病患者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补充铬、镁等矿物质辅助控糖;慢性肾病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联合必需氨基酸补充,减少肾脏负担;肿瘤患者则需高蛋白、高能量密度饮食联合免疫营养素(如精氨酸、核苷酸)。

4.结合医院与社会资源:急性期患者可通过院内肠内/肠外营养快速纠正营养不良。院外可借助专业机构提供的个性化膳食方案、营养师指导及行为干预,提高长期依从性。

5.营养与药物协同:营养与药物协同可形成1+1>2的治疗效果。维生素D能增强钙吸收,辅助骨质疏松药物;益生菌可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营养补充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如膳食纤维缓解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便秘,锌减轻化疗导致的味觉丧失。长期服药可能消耗特定营养素,需针对性补充。

总结

总之,营养不良是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的重要诱因,科学补充营养对改善患者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膳食、精准补充关键营养素,必要时结合医院与社会资源。同时,重视营养与药物协同作用。建议慢性病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以实现最佳健康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