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患者李大爷说:“护士,你们问了我好几遍我的名字和手术名称了,为什么还问啊,你们不知道我做什么手术吗?”做过手术的患者应该都知道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特别“啰嗦”,同样的问题要反复问好几遍。进入手术室之前:护士会问你的姓名和年龄,做什么手术,吃东西喝水没,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医生要再问你一遍,手术开始前:麻醉医生还要再问一遍,这时候你的心里可能满怀紧张与不安“我都要做手术了医生护士都不了解我的情况吗?本来就紧张,一问就感到更紧张了”。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之前:巡回护士还要再问一遍,这时候您是否会想“手术都做完了你们还问什么”。这些感受非常真实,也非常普遍。
为什么医生护士在已经知道患者各种信息的情况下,还要反复向患者提问核查。简单来说,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就像是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道道“安检门”。它要求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在关键时刻一起核查病人的信息、手术的准备情况等,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手术是很重要的事情,一点点错误都可能会有大问题。通过手术三方核查,可以一层层过滤掉任何可能存在的微小差错。所以,大家不用害怕,医护人员会用百分之百的确认,为您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墙,让风险没有任何可乘之机。希望大家能了解手术安全核查是怎么回事,也能放心地做手术。
三次关键核对,一次都不能少:
第一次在麻醉实施前-“安全起航”的基石
由手术医生主持,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 确认是本人)、做什么手术?在哪做?(手术名称、部位 - 再看标记对不对)、手术及麻醉知情同意情况、麻醉医生确认选定的麻醉方式是否合适并完成麻醉设备安全检查、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感染、术野皮肤准备是否合格、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有无备血(对于预计出血较多的手术,确认血液制品已按要求备好待用)、体内有无植入物(如起搏器、钢板等)、确认必要的X光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已到位等内容。一切核对无误,我们就要开始麻醉啦
第二次在手术开始前(切皮前)
当铺好手术台,主刀、一助和器械护士准备就绪,核查三方人员会暂停手中工作,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参与进行三方核查,确保三方核查人员在各自专业角度关键问题上的再次沟通、风险预警及相应准备情况确认,主要包括: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再次确认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预计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便于做好相应的生命体征监测、液体管理、输血准备和药品安排)、手术医生陈述手术关注点、麻醉医生陈述麻醉关注点、手术室护士汇报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包的灭菌指示卡合格及所需仪器设备功能正常,已连接备用、确认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已按时输入,或其他术中特殊药物已备好。核对无误后,器械护士递手术刀开始手术。这次核查是按动手术“启动键”前的最终安全确认。
对于全麻的患者,这时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印象,但对于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在这期间您可以试着放松自己,配合医生。
第三次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安全着陆”的保障
手术完成后,我们又开始进行三方核查的最后一次,是手术安全核查的最后关口。由巡回护士主持,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实际实施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是否留取标本及名称,用药输血情况,管路通道是否通畅且固定良好,器械清点是否正确,患者去向等等。核对无误后,再将患者安全护送出手术间。
手术安全核查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的有效措施。了解了这严谨而周密的三次核查,相信您能理解医护人员的反复询问并非“啰嗦”或“不专业”,恰恰相反,它是专业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是对您生命安全最严谨的承诺。所以,当医务人员反复询问您的相关信息时,请您不要紧张,放松心态,耐心回答--他们会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