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小儿手足口病乃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群体,发病之时,宝宝的手部、足部以及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疱疹或者溃疡状况,同时还可能随着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表现,该疾病虽有一定自限性,然而在发病期间宝宝会因身体不适而哭闹不停,在这个时候科学且细致的护理就变得极为关键,恰当的护理可减轻宝宝的痛苦,而且还可降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帮助宝宝顺利痊愈。
1.小手小脚要呵护,皮疹护理有妙招
当宝宝的手脚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状况时,需注重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每日使用温水轻柔地擦拭患处,擦拭动作务必十分轻柔,防止擦破皮疹引发感染情况,应为宝宝穿着宽松且柔软的棉质衣物,如此可减少衣物对皮疹产生的摩擦,使得宝宝感觉更为舒适,在换洗衣物时要单独进行清洗,先用开水烫洗之后再放置于阳光下暴晒,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杀灭可能残留的病毒。
倘若宝宝因为皮疹瘙痒而出现哭闹现象,不要让宝宝用手抓挠,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蘸取凉白开水轻轻进行冷敷,以此缓解瘙痒之感,要将宝宝的指甲修剪成圆润的形状,避免指甲过长而划伤皮肤,引发新的感染问题,保持宝宝所处环境的空气处于流通状态,室内温度控制在24℃至26℃之间,湿度保持在50%至60%的范围,这样的环境可降低皮疹受到不良刺激的可能性。
2.宝宝嘴巴疼?饮食安抚有讲究
当宝宝口腔出现疱疹时会感到疼痛,在饮食方面需挑选温凉且软糯的食物,例如小米粥、大米粥以及烂面条都是较为适宜的选择,这些食物不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同时还可为宝宝供给能量,应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酸甜以及坚硬的食物,像辣椒、柠檬、薯片等,这些食物会使口腔疼痛加剧,致使宝宝更加抵触进食。
每次宝宝进食之后,使用温凉的白开水协助宝宝漱口,或者让宝宝少量多次地饮用白开水,以此保持口腔清洁,降低细菌滋生,可将新鲜的水果榨成汁,略微加热之后给宝宝饮用,这样能补充维生素,又不会让宝宝感觉口腔疼痛,给宝宝喂食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要进行催促,让宝宝缓缓进食,防止食物刺激口腔引发不适。
3.发热别慌张,降温护理稳稳做
当宝宝出现发热症状时,需对其体温变化给予密切留意,每隔半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下体温的波动状况,要是宝宝的体温处于38.5℃以下,那么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较为丰富的部位,借助水分的蒸发来带走热量,降低体温。给宝宝穿上宽松且透气的衣物,不要盖太厚的被子,如此一来有利于热量的散发,防止体温升高。
让宝宝多饮用温开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促进排汗散热,以此帮助降温,倘若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依据宝宝的体重和年龄精确计算药量,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服药之后要持续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一旦出现异常便要及时就医。
4.隔离防护不松懈,阻断病毒靠全家
宝宝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隔离时间至少要到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宝宝的生活用品,如奶瓶、餐具、玩具、毛巾等,要单独清洗消毒,用开水煮沸 15-20 分钟,或者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冲洗干净。家长在照顾宝宝时,要勤洗手,接触宝宝的分泌物、排泄物后,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认真清洗双手,搓揉时间不少于 20 秒。家里的地面、家具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天至少一次,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家长不要亲吻宝宝,不要共用餐具和毛巾,避免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病毒。隔离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以上,减少室内病毒的浓度。
做好手足口病期间的各项护理,能让宝宝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恢复健康,随着症状慢慢消退,宝宝的活力也会重新回归。家长们用耐心和细心陪伴宝宝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既帮助宝宝战胜了疾病,也在过程中积累了照顾宝宝的经验,只要护理得当,宝宝定能平稳痊愈,重新绽放天真烂漫的笑容。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