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轻轻碰一下都能引发闪电般的疼痛,经检查才发现,原来本只是有个“小孔”的一个磨牙已经发展成急性根尖周炎伴脓肿。3个月前出现的症状仅为一遇冷热就会产生刺激痛,其实,那就是可逆性牙髓炎,如果及时治疗,可能只是简单的一次性补牙就可以了。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一天都在口腔科上演。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发生率高达33%,但是真正了解这两类疾病的人占比不到20%。本文将带您对这两个“口腔疾病兄弟”的本质作一次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牙齿里的警报系统有哪些?
其实,我们牙齿要比想象的复杂,如果把牙齿当成一个房子,那么牙釉质就是外层保护墙,牙本质就承担起了承重作用,而牙髓就是房子里面的“安防中心”,牙髓里面有三个关键性部件:1.神经纤维,它们可以传入痛觉信号;2.大量毛细血管,其作用是给牙齿运送营养和免疫细胞;3.淋巴管,它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当发生细菌感染后,整个结构会立即启动“报警程序”。
牙髓炎的警示
牙髓炎的发展就像火警系统的升级:
初期警报(可逆性牙髓炎):表现为冷食刺激后会有瞬间刺痛、热食敏感,但不适感会立刻消失,就像被切断电源一般。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牙髓内有轻微发炎,像电线短路冒火花。这时就要及时就医,治疗也会像重启电脑系统一样,通常只需去除被腐蚀的部分后,进行充填就好。
严重警报(不可逆性牙髓炎):患者出现夜间疼痛,并且为自发性疼痛,表明已出现牙髓严重炎症,压迫神经导致剧痛,很多患者描述这种痛像有人拿锤子敲牙齿,牙髓自我修复的机会几乎为零。
危机升级:根尖周炎的爆发
急性发作:常以持续跳痛,牙齿有浮出感为主,而且具有轻咬就剧痛,像踩到地雷一样的特征,这是因为炎症已经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组织。患者常不自觉地用另一边咀嚼,就像脚受伤时会跛行。
慢性潜伏:慢性潜伏可能完全不痛,但是却会悄悄破坏健康的牙槽骨,患者常通过X线片检查才偶然发现。往往这类患者才是最危险的,不易被发现,但等到发现时损失已经很大。
科学应对:分阶段治疗
早期干预:可逆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为去腐+充填,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费用一般为几百元即可,一次性可完全治愈。这也提示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出现症状早期就及时就诊是非常必要的。
中期救治:当已经发展为不可逆性牙髓炎时,就必须做根管治疗,根据感染的进展程度一般需要治疗3~4次,直至控制和消除感染,和初期相比治疗次数与治疗费用都明显增加。
晚期挽救:发展到晚期就会成为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遇到复杂病例时还需要显微镜辅助治疗。
现代牙科有很多先进技术,显微镜可以将牙齿的根管放大,以便于更细致、更精准地操作。
牙齿日常防护要点有哪些?
识别早期信号有以下几点:冷热敏感超过10秒;自发疼痛(尤其夜间);牙龈肿胀或变色。
正确护理习惯:使用软毛牙刷;每天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
就诊时机:牙齿第一次报警时就该来检查,别等它“大罢工”才来就医。
重要性
案例对比:
及时就诊的王先生:症状:冷热敏感1周;诊断:可逆性牙髓炎;治疗:1次充填;费用:380元;预后:牙齿完全恢复。
拖延治疗的林女士:症状:隐痛3个月后剧痛;诊断:急性根尖周炎;治疗:4次根管治疗+冠修复;费用:约5000元;预后:牙齿寿命可能缩短。
牙齿问题就像小的火苗,早期发现一杯水就可熄灭,一旦其成为火场,就需要消防部门予以扑灭。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警报是人体最精妙的警报系统之一,认识二者的差别并妥善处置,就相当于获得了守护牙齿健康的“安防手册”,及时的行动就会直接改变我们牙齿的健康状况,使其为我们服务数十年。因此,我们关注牙齿健康的原因不只是避免痛苦,更是为了维护我们的生活质量,定期做好口腔检查,一旦发现症状立即就医就显得非常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