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焕先  单位:青岛市中心血站  发布时间:2025-08-27
113

献血是一种传递生命希望的善举,但部分献血者会由于紧张、空腹或者体质较为敏感等原因,出现头晕、恶心这类不适反应,这些症状往往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者血容量暂时性减少存在关联,借助科学的处理方式可迅速得到缓解。

预防先行: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献血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是预防不适状况出现的关键所在:第一、在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熬夜,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在献血当天的餐前,应当挑选那些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馒头、粥、鸡蛋等,避免处于空腹或者过饱状态,并尽量避免或少食高脂高蛋白的食物;第三、献血前适量补充水分;第四、采血前、中、后,医护人员多和献血者交流沟通和观察,解除紧张焦虑的情绪。立即响应:停止采血并解除刺激源

在献血过程中,一旦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面色苍白、伴有出冷汗以及头晕等症状,医护人员务必即刻做出反应:迅速地松开止血带,以较为温和的动作将针头拔出,随后用弹力绷带将穿刺点包好,并嘱咐献血者按压10-15分钟后再摘掉绷带,以此来避免皮下淤血加重其不适感。还应当同步开展对献血者情绪的安抚工作,用镇定的语气告知献血者“这属于身体的正常反应,我们会立刻进行处理”,减少其恐慌心理。

体位调整:优化血液循环的黄金姿势

正确的体位调整可迅速改善脑部供血状况,应马上协助献血者平躺在采血床上,将其双腿抬高15°-30°,借助重力作用增加回心血量;若处于流动采血车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可让献血者仰卧在座椅上,用背包或者折叠衣物垫高下肢,并解开其领口纽扣或围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环境闷热,需立刻开窗通风或启动换气设备;寒冷季节则要为其加盖薄毯防止着凉。

能量补给:快速恢复生理平衡

症状不太严重者可饮用温水,以补充血容量、缓解不适症状;如果献血者出现明显的乏力、手抖等类似低血糖的表现,可优先给予糖水、橙汁、蜂蜜水等含糖饮料,再搭配小饼干等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要留意防止过量饮水致使胃部产生不适,对于意识模糊或者呕吐较为频繁的人,应该暂停口服补液,采取侧卧位以此防止误吸。

生命体征监测:把握转诊关键指征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持续留意献血者的状态,重点监测以下四个指标: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需提高警惕;心率,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均属异常;呼吸频率,应关注是否出现急促或表浅的现象;意识水平,观察其能否正确应答。若出现以下情况,应马上启动急救预案:晕厥伴抽搐、持续呕吐、血压呈下降趋势、意识丧失超过10秒。此时,应让献血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尽快联系120将其转运至医疗机构。后续关怀:巩固康复效果

当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建议献血者于休息区域继续观察二十到三十分钟,在确认没有任何不适之后方可离开,嘱咐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高空作业或者驾驶机动车,不要饮酒、不要喝浓茶、不要熬夜。如果次日仍然感觉头晕或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需要告知血站医护人员,血站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在两日内开展电话随访,评估康复情况并解答疑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