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媛媛  单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681

孕育新生命是女性人生中一段奇妙的旅程,而保证孕期血糖平稳则是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护航”。孕妇血糖过高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影响胎儿发育,导致畸形、早产、死胎等严重并发症。科学控糖并非“苦行僧”式生活,而是通过合理生活方式让孕妇在保障健康的同时,享受孕产期的美好。

认识孕期高血糖的“隐形威胁”

孕期激素水平巨变,胎盘分泌的激素会拮抗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是血糖易波动的生理基础。当血糖长期偏高,妊娠期糖尿病便可能找上门。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显著,对孕妇,可能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等,增加难产和产伤风险;对胎儿,易导致巨大儿(增加剖宫产概率)、肺部发育受影响(新生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还会提高其未来患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几率。

更需注意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多无明显症状,很多孕妇仅在产检时发现问题。因此,怀孕24~28周的糖耐量试验筛查至关重要,能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科学控糖的核心原则

科学控糖不是拒绝糖类,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兼顾其他营养素补充。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是关键。应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玉米等粗粮,它们消化吸收慢,可避免血糖大幅波动。而精制糖(白糖、红糖、蜂蜜、甜饮料、糖制糕点等)升糖快,需尽量少吃或不吃。

食物摄入量需结合孕妇体重、活动量调整,孕中晚期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0%,且要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摄入过多导致血糖骤升。

保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也有助控糖。蛋白质能延缓血糖上升,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是优质来源;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蔬菜、水果、粗粮中含量丰富,但水果要选低GI的(如苹果、梨)并控制量。

孕产期分阶段的控糖策略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期,血糖相对较低,控糖重点是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孕吐导致营养不良。可少食多餐,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粥、面条等),同时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孕中晚期胎儿快速生长,孕妇能量需求增加,血糖也易波动。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每天食物分5~6餐(3次主餐+2~3次加餐,加餐可选牛奶、酸奶、坚果等),并适当运动,如散步、孕期瑜伽等。

产后控糖同样重要。产妇(尤其是母乳喂养)要保证营养,合理搭配饮食,防止血糖过高。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会逐渐恢复,但仍需定期监测,建议产后6~8周行糖耐量测定。

运动与监测:控糖的“左膀右臂”

适当运动可有效控糖,孕妇可选择散步、瑜伽、游泳等温和方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避免空腹或饱腹运动,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

定期监测血糖能了解控糖效果,孕妇可在家用血糖仪自测,建议每天查空腹(正常3.3~5.1mmol/L)和餐后2小时(低于6.7mmol/L)血糖,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学控糖不难,掌握正确方法,孕妇就能在保障母婴健康的同时,快乐度过孕产期,用科学态度为新生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