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萍  单位:资中县人民医院 药剂科  发布时间:2025-08-13
486

在日常就医或调理身体时,很多人会同时接触中药和西药。有人认为 “中药温和、西药速效”,两者搭配能 “双管齐下”;也有人担心 “药性相冲”,不敢同时服用。事实上,中药与西药并非绝对不能同服,但盲目联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健康。了解两者联用的潜在风险和科学原则,才能让药物发挥最大疗效,避免伤害。

中西药联用:不是 “1+1=2” 的简单叠加

中药多源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成分复杂,往往包含多种活性物质;西药则多为化学合成或提纯的单一成分,作用机制明确。当两者同时进入人体,可能发生物理、化学或药理层面的相互作用:有的能增强疗效,比如黄芪与降压药联用可辅助控制血压;有的却会降低药效,例如甘草与降压药同服可能抵消降压效果;更严重的是,部分联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如含重金属的中药与某些抗生素同用会损伤肝肾。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约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 20%。其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是高发人群,因为他们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联用风险更高。因此,中西药联用绝非 “多多益善”,而需遵循 “有理有据、安全优先” 的原则。

这些常见组合,暗藏风险

含金属成分的中药与抗生素

朱砂、雄黄、磁石等中药含有汞、砷、铁等重金属成分,若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服,金属离子会与抗生素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降低药效。同时,重金属可能加重抗生素对肝肾的损害,长期联用可能引发肝肾功能异常。例如,含朱砂的安宫牛黄丸与左氧氟沙星同服,可能增加肾毒性风险。

含糖皮质激素样成分的中药与激素类西药

甘草、鹿茸等中药含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成分,若与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西药联用,可能导致激素效应叠加,引发血糖升高、血压波动、胃肠道溃疡等不良反应。比如,长期服用甘草片的患者同时使用泼尼松,可能出现水肿、低血钾等症状。

活血类中药与抗凝药

丹参、当归、三七等活血中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若与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西药联用,可能增强抗凝效果,增加出血风险。临床上曾出现过服用丹参滴丸的患者同时使用华法林,导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甚至内脏出血的案例。

含生物碱的中药与降压药

麻黄、附子等中药含麻黄碱、乌头碱等生物碱,具有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的作用,若与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降压药同服,可能抵消降压效果,导致血压波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盲目联用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补益类中药与免疫抑制剂

人参、黄芪等补益中药能增强免疫力,若与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联用,可能干扰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影响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效果,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

安全联用的 “黄金法则”

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服用中药前,务必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西药名称、剂量和用药时间;同理,开具西药时需说明正在服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医生会根据药物成分、作用机制和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适合联用,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间隔服药时间(一般建议间隔 1 - 2 小时)。

看清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部分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例如消渴丸含格列本脲(降糖药),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类镇咳成分,若与同类西药联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服用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核对成分表,避免重复用药。

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反应

初次联用中西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是否出现皮疹、恶心、头晕、乏力等不适。若有异常,立即停药并就医。慢性病患者尤其要监测基础指标,如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

不盲目依赖 “偏方” 或 “经验”

民间流传的 “中西药搭配秘方” 缺乏科学验证,风险未知。例如,有人用银杏叶泡水辅助降压,却不知其与阿司匹林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切勿仅凭他人经验或网络信息自行联用药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