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旧称“压疮”或“褥疮”)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或剪切力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组织损伤。根据严重程度,压力性损伤分为四期(1-4期)以及不可分期和深部组织损伤。其中,一期和二期属于早期损伤,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恶化。
一期压力性损伤和二期压力性损伤的表现:
1、一期压力性损伤:
l 皮肤完整,出现局部红斑,按压不褪色(与正常皮肤按压后短暂变白不同)。
l 常见部位:骶尾部、足跟、肘关节。
2、压力性损伤:
l 表皮破损,出现水疱或浅层溃疡。
l 可能有少量渗液,但无坏死组织。
二、为什么选择透明敷贴?透明敷贴是一种由聚氨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半通透性敷料,具有以下特点:1、透明透气:便于观察伤口,无需频繁揭开;2、防水防菌:减少外界污染和摩擦;3、保持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湿润环境比干燥环境更利于细胞迁移);4、柔软贴合:适合身体弯曲部位(如骶尾部、肘部);5、低致敏性:适用于敏感皮肤患者。特别要注意:透明敷贴适用于一期、二期无感染的伤口,若出现感染或大量渗液,需改用其他敷料(如泡沫敷料或藻酸盐敷料)。
三、透明敷贴的具体应用方法1. 一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目标:保护皮肤,避免进一步损伤。
步骤:
(1)评估伤口:确认皮肤完整,无破损,红斑不褪色。
(2)清洁皮肤:用生理盐水或温水轻柔清洗,避免用力摩擦。
(3)干燥皮肤:用无菌纱布轻轻拍干,避免擦拭。
(4)粘贴敷贴:
l 选择大于红斑边缘2-3cm的透明敷贴。
l 从一端缓慢贴合,避免气泡或褶皱。
(5)更换频率:每3-5天或敷贴卷边、污染时更换。
小贴士:若患者出汗多或敷贴松动,可缩短更换时间;避免在红斑处按摩。
2. 二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目标:保护创面,促进愈合,预防感染。
步骤:
(1)评估伤口:检查有无渗液、感染(如红肿、脓液)。
(2)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有水疱,小水疱保留,大水疱无菌穿刺引流。
(3)粘贴敷贴:
l 选择吸收性更强的透明敷贴。
l 覆盖范围需超出伤口边缘2cm以上。
(4)更换频率:渗液少时,每3-5天更换;渗液多时,每日或隔日更换,或改用泡沫敷料。
禁忌症:伤口有坏死组织或感染迹象。
四、透明敷贴使用的常见问题:1、透明敷贴能贴多久?一般3-7天,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敷贴卷边、渗液溢出、患者不适时需更换。
2、粘贴时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拉伸敷贴;粘贴前确保皮肤干燥,否则易脱落。
3、撕除敷贴会损伤皮肤吗?会。为避免损伤,正确方法如下:
l 一手按住皮肤,另一手缓慢平行撕开。
l 或用生理盐水浸润边缘后再撕除。
五、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其他措施透明敷贴是辅助手段,关键还在于预防:
1、减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
2、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
3、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六、总结透明敷贴是一期、二期压力性损伤的理想选择,但需结合伤口评估和整体护理。作为护士或照护者,应定期观察伤口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