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卒中,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所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疾病,正以每年数百万人发病的数字威胁着全球健康。而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战役中,血脂管理正逐渐成为卒中患者康复与预防复发的“关键武器”。
“坏胆固醇”(LDL-C),这个潜伏在血液中的“隐形杀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卒中复发的核心元凶。当LDL-C水平升高时,胆固醇会在血管壁内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显著增加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风险。大量研究证实,LDL-C每降低1mmol/L,卒中复发风险可减少约21%,说明控制其水平对防止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我国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血脂达标率不足30%。许多患者对疾病的长期管理缺乏足够认识,未能持续规范使用降脂药物或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导致原本可控的风险转化为再次卒中的导火索。因此,卒中二级预防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推动LDL-C控制目标的实现,真正降低卒中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为什么血脂管理是卒中患者的“生死防线”
![]()
从“血管垃圾”到“斑块危机”
血管在人体中如同城市的输运系统,承担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至各组织器官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坏胆固醇”(LDL-C)在血液中的水平过高时,它会如“血管垃圾”一般沉积在血管内壁,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并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可使血管腔逐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严重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最终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脑水肿或斑块破裂后的出血性转化,进一步加重病情。研究表明,约8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然而,在实际临床中,卒中患者出院后的LDL-C达标率仍不足30%,暴露出卒中二级预防中对血脂管理的严重不足。为此,亟需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长期监测与干预,特别是强化LDL-C水平的控制,切实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复发风险与血脂水平的“生死关联”
数据显示,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的复发风险高达12.5%,其中约65%的复发事件集中在最初的12个月内,堪称卒中后的“高危窗口期”。《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明确指出,LDL-C每降低50%,卒中复发风险可下降约28%。这一数据凸显了血脂水平与卒中复发之间的“生死关联”。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甚至在某些高危人群中进一步降至1.4mmol/L以下,已成为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目标。它不仅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更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卒中患者出院后应持续监测血脂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将复发风险降至最低。
![]()
![]()
![]()
科学管理血脂的“三驾马车”
生活方式:从“吃”到“动”的全面革命
“减法”策略:建议减少对血脂不利的成分摄入,如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具体建议包括限制动物油脂、肥肉、奶油及油炸食品的摄入,日常烹饪推荐使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同时,应适当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摄入,如三文鱼、金枪鱼和鲭鱼,有助于改善血脂谱,降低LDL-C水平;
“加法”策略:每日应摄入约25克膳食纤维,来源包括燕麦、豆类、糙米等全谷物及丰富的蔬果,可帮助调节血脂、稳定血糖。同时可适量补充Omega-3脂肪酸,如食用亚麻籽、奇亚籽或特定鱼油制品,进一步发挥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为卒中康复和预防提供营养支持。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这类活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还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规律运动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心肺功能,对维护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从“他汀”到“精准靶点”的突破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属于高强度降脂药物,可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约50%,显著降低约30%的卒中复发风险,具有明确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特别是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或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肌肉酸痛、肌酶升高或肝功能异常,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型降脂武器: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单用或联合他汀,LDL-C降幅达75%,适合超高危患者;
RNAi药物(如plozasiran):靶向降低脂蛋白(a),未来或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克星”。
动态监测:从“一劳永逸”到“持续追踪”
基线检测:卒中后48小时内启动血脂评估;定期复查:达标者每3个月复查;未达标者调整方案后4周复查。
特殊人群的“个性化攻略”
![]()
![]()
合并糖尿病:双管齐下控“糖脂”
LDL-C目标值需<1.4mmol/L,若TG升高可联用贝特类药物;需同步管理血糖,HbA1c建议控制在<7%。
血管内治疗术后:严防“二次堵塞”
颅内外动脉狭窄≥70%者,LDL-C需<1.4mmol/L,非HDL-C<2.2mmol/L;建议术后每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
老年患者:安全与疗效的平衡术
优先选择中等强度他汀,避免高强度药物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方案。
一场需要终身坚守的“健康马拉松”
卒中患者的血脂管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饮食调整到药物干预,从定期监测到心理调适,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正如《中国缺血性卒中血脂管理科学声明》所强调:“降脂治疗的终极目标,是让LDL-C长期稳定在靶目标内,而非单纯追求短期数值下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