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这个名字或许不少人都听过,但它带来的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却像一团乌云,笼罩着患者及其家庭。据统计,全球约有超过一千万帕金森病患者,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除了定期就医治疗,居家护理同样关键。科学的西医照护要点,能有效缓解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健康的希望。精准规范的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药:帕金森病患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服用时间、剂量和方法,家属务必严格遵照医嘱监督患者服药。例如,左旋多巴一般建议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1.5小时服用,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影响其吸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则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步调整剂量。随意增减药量、漏服或误服,都可能导致病情波动,加重症状。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头晕、幻觉等。家属要细心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记录症状表现、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并告知医生。比如,若患者出现频繁的幻觉,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切不可自行处理。
建立用药记录档案:为方便管理和就医参考,可建立详细的用药记录档案。记录每次服药的时间、药物名称、剂量,以及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这样不仅能帮助家属准确监督服药,在就医时也能为医生提供全面的信息,便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科学合理的生活照护
打造安全的居家环境:帕金森病患者因运动障碍,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居家环境改造至关重要,可在卫生间、走廊安装扶手,方便患者起身和行走;地面保持干燥防滑,避免使用地毯,防止绊倒;家具摆放要规整,留出宽敞的活动空间。此外,床铺高度要适中,便于患者上下床。
制定均衡的饮食计划:饮食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影响显著。应保证食物多样化,以谷物、蔬菜、水果、奶类、豆类为主,适量摄入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由于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议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安排在晚餐。同时,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以预防便秘,这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保障充足的睡眠休息:睡眠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较为普遍,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精神状态。家属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若患者睡眠问题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
基础运动训练:包括肢体伸展、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例如,患者可进行缓慢的四肢伸展运动,每个动作保持5-10秒,重复多次;在平衡训练中,可尝试单腿站立,每次30秒左右,逐渐延长时间。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身体平衡能力。
语言功能训练: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发音不清、语速减慢等。家属可鼓励患者大声朗读报纸、文章,练习深呼吸和发音,通过唱歌、朗诵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尽可能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即使动作缓慢、笨拙,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有困难的患者,可提供辅助工具,如穿衣棍、粗柄牙刷等,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密切关注的病情监测
家属要定期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如震颤的频率和程度、肢体僵硬情况、运动迟缓改善与否等。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认知状态,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及认知功能下降。若发现患者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加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居家护理是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精准规范的药物管理、科学合理的生活照护、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和密切的病情监测,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