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艳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146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成为胆囊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但术后容易出现迟发性胆漏这一特殊并发症,其并非术后立即显现,而是在术后数天甚至数周后出现,因症状隐匿、发现较晚而给护理带来特殊挑战。那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如何护理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迟发性胆漏?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本应经过胆管系统正常流入肠道,若术后一段时间出现胆汁异常漏出到腹腔或腹腔外的情况,即为迟发性胆漏。主要原因是术中胆囊管残端闭合不牢固,术后因组织水肿消退而出现松动;或是胆囊床微小胆管损伤,术后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导致胆汁渗漏,也与患者自身愈合能力差、胆管解剖变异等因素有关。迟发性胆漏的特殊性在于“迟发”,患者已度过术后早期恢复期,甚至已出院,因此早期识别和科学护理尤为重要。

二、迟发性胆漏的典型表现

迟发性胆漏的症状可能逐渐显现,患者及家属需密切观察相关情况。腹痛、腹胀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右上腹或全腹隐痛、胀痛,或在原有术后疼痛缓解后再次加重。疼痛可伴有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胆汁漏入腹腔会引起腹腔感染,导致体温升高,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感染加重时会出现高热、寒战。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提示胆汁漏出影响了胆管的通畅性。如果术后放置了腹腔引流管,可见引流液颜色由淡红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或墨绿色,且引流量持续增多;如果已拔管,则可能出现切口渗液或腹部包块。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CT或胆道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以避免延误治疗。

三、迟发性胆漏的护理措施

1.引流管护理

多数迟发性胆漏患者需放置腹腔引流管或胆道引流管。护理时需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其受压、扭曲、折叠;患者翻身或活动时应注意保护管道,防止牵拉脱出。正常情况下,引流液会从最初的黄绿色逐渐变淡、量逐渐减少,如果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变深或出现浑浊,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此外,需避免随意冲洗或挤压引流管,应严格遵医嘱冲洗,以预防压力过大导致胆汁逆流或胆管损伤。每日应观察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破损,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敷料污染或渗湿需及时更换。更换敷料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碘伏消毒管口周围皮肤以预防感染。如果引流液渗漏至皮肤,可涂抹皮肤保护剂,以避免胆汁刺激皮肤引起炎症或溃疡。

2.感染预防与控制

胆汁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漏出的胆汁在腹腔内积聚易引发感染。护理中需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关注其变化,出现低热时应多饮水、采取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升高需告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应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以及腹部是否有压痛、腹肌紧张或包块。若腹痛加剧、范围扩大,则提示胆汁扩散或感染加重,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患者需按疗程、足量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3.饮食护理

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漏期间胆汁流失可能影响消化功能。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需合理补充营养以促进胆管愈合。急性期患者通常需禁食,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管压力。恢复期应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序贯添加半流质饮食,最后过渡到软食,并避免高脂、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止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应选择优质蛋白以促进组织修复,并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免疫力。饮食期间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进食后应观察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若出现异常需暂停进食并告知医护人员。此外,应保证充足饮水以促进胆汁稀释和代谢,但具体饮水量需根据引流液量及心肾功能进行调整。

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虽然是一种特殊并发症,但只要做到早期识别、科学护理,多数患者便可顺利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