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晓兰  单位:泸定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8

提到超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妇产科的胎儿检查,或是腹部脏器的常规筛查。的确,超声凭借无创、便捷、实时成像的特点,在这些传统领域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但鲜为人知的是,超声技术正在诸多冷门领域实现突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为医疗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应用场景,了解超声技术发挥的实际作用。

肌肉骨骼系统:精准诊断运动损伤

在运动医学领域,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诊断曾是一大难题。X线只能显示骨骼结构,CT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有限,而传统的核磁共振(MRI)虽成像清晰,但检查费用高、耗时长,且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超声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径。

超声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当运动员出现肌肉拉伤时,超声可以清晰呈现肌肉纤维的断裂程度、出血范围。针对肌腱炎患者,超声能够检测出肌腱内部的微小撕裂和炎症水肿。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超声通过对比双侧韧带的形态、回声强度,可快速判断韧带是否断裂。并且,超声检查支持患者在主动活动关节时进行,医生能直观观察到损伤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这是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的优势。

胃肠疾病:实现胃肠动力可视化检测

传统观念中,超声因胃肠道内气体干扰,难以清晰成像,很少用于胃肠疾病诊断。但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造影剂的应用,超声在胃肠领域的潜力被逐步挖掘,特别是在胃肠动力检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对于胃排空障碍患者,以往多采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来评估胃排空时间,但该方法存在辐射风险,且操作复杂。而超声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胃内食物的残留量,动态评估胃排空功能。患者口服特制的超声造影剂消除气体干扰后,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胃壁的蠕动情况、幽门的开闭状态,帮助医生判断胃肠动力是否正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对胃肠动力的评估结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围神经疾病:清晰呈现神经形态结构

周围神经疾病如腕管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等,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传统的电生理检查虽能检测神经传导功能,但无法直观显示神经的形态结构。超声技术的出现,为医生观察周围神经提供了新方法。

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神经的走行、粗细、回声特性。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超声可以测量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截面积,观察神经是否受压变扁。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患者,超声能够发现神经连续性中断、局部血肿形成等病变。更为重要的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医生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药物准确注射到神经周围,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减少药物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在神经修复术后,超声还可用于评估神经再生情况,为后续康复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指导。

肺部疾病:急诊与重症诊断的重要手段

肺部是含气器官,长期以来被认为不适合超声检查。但在急诊和重症医学领域,超声技术突破限制,成为快速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工具。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急救中,超声可以快速判断病因。例如,通过观察胸腔内是否有积液、肺组织是否实变,能够鉴别心源性肺水肿和肺部感染。针对气胸患者,超声能够实时检测到肺滑动征消失、肺点等特征性表现,与胸部X线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速度和灵敏度。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床旁超声可以动态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情况,及时发现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为呼吸机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